第 1 章(3 / 4)
,就看不到了。”
蒋文文坐在小板凳上,抿着嘴唇,两只眼珠子紧张地随着杨梅梅的手移动。家里的剪刀是铁铸的,拿在手里很重,她可用不了,只好去妈妈房间翻找出一把给她玩的小剪刀出来。这小剪刀小小巧巧的,还可以折叠起来,原先挂在爸爸的钥匙扣上,她讨了几次爸爸才给她的。
杨梅梅一边靠近一边小声念叨蒋文文:“你不要动哦你不要动哦不要动哦……”
好不容易剪完了燎到的头发,她俩还记得毁尸灭迹把地上的碎头发打扫了,倒进垃圾桶里。
“摇一摇,头发就跑到下面了,这样看不着。”蒋文文还给出主意,说着就把垃圾桶晃了两下,看到上面的碎头发跑到一堆枯枝烂叶下头去才满意。
两人还想再玩会儿,就听村道里远远传来大姑的喊声:“文——文——,吃饭!”
蒋文文只得摆摆手,“那我回家吃饭了,我妈今个儿摊煎饼呢,可好吃了。”
杨梅梅送走小姐妹,杨奶奶就进门了,还来得及看到蒋文文一蹦一跳远去的背影。她招呼杨梅梅:“梅梅来帮忙烧火,咱们今个儿做春饼哩。”
“春饼是什么?”杨梅梅没听过这个词,就问杨奶奶。
“春饼呀,就是蒸的薄薄的饼,卷着菜吃,可好吃啦。”杨奶奶打发杨梅梅去厨房给她拿了一个大搪瓷盆,就在前院洗菜了。天还没暖,菜地里只菠菜最多,她挖了菠菜,回来的时候在村道里碰上同村的老太太媳妇子,大家坐在一起说着话就顺手把菜收拾干净了,这会提回家洗洗就行。
杨奶奶洗着菜,杨梅梅又跑了一趟厨房拿簸箩,奶奶把洗好的菠菜放在簸箩里控水,一边夸赞杨梅梅:“梅梅真乖!”
【检测到夸赞,夸赞值+1】
杨梅梅听到了听不懂的话,还是不熟悉的声音,她四下看看,没见到旁人,就以为邻居家来了亲戚在说话,也就不在意了。他们当地人说话嗓门都大得很,在家里听到邻居家说话声一点也不奇怪。
杨梅梅是个喜欢说话的,她蹲在杨奶奶旁边,一边捏着洗好的菜叶玩,一边说话,很快就说到了大姑家:“文文家今天吃煎饼。”
摊煎饼要一张一张做,可太费时间了。杨家四代六个大人加一个杨梅梅,大人都是大胃口,杨奶奶可没时间做这费事的饭。杨奶奶倒了脏水,又给盆里舀了大半盆清水端着去厨房,指挥着小尾巴杨梅梅:“梅梅把菜端到厨间来。”
厨房里有一个大水缸,每天早上杨爷爷或者杨爸爸就从前院的水井里打水把水缸挑满,但到底不方便,杨奶奶就尽量在前院用水,这样家里挑水能少一点是一点。
杨奶奶早上出门前和好了面,做起午饭来就快得多,大锅里添上水先烧着,就在案板上揉起面来。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三两下就擀成一张张面饼,一层层刷油叠起来,再用擀面杖压一压,让面饼更薄一些。
叠好的面饼放在蒸篦上,等水开了就上锅蒸上,没多久就能闻到面香味。
切得细细的红白萝卜丝凉拌,再炒了一小盆土豆丝,午饭就做得了。
“梅梅,去看你爷和太爷回来没?”杨奶奶搅拌着刚泼了油的辣椒面,厨房间还满是油泼辣子的香味,闻得人直吞口水。
·
杨家吃饭的时间都是固定的,外出的男人们也都赶着点回家了。大人们打水洗手,杨梅梅一趟趟跑着拿筷子端菜。大碟子大碗太重的也不敢让她上手,小盘的菜和辣椒碗还是能端的。
很快一家人坐定了,杨梅梅也吃上了心心念念的春饼。
蒸好的饼一叠端上来,吃的时候揭开一张,那薄薄的面饼因刷了油带着点油光,拿在手里薄薄的,好似半透明状,可以看到另一边的手指轮廓。
杨梅梅筷子使得不熟练,杨奶奶卷给她吃。杨梅梅人小要求不少,就站在杨奶奶旁边指点:“要一点点辣椒油,放一点这个菜菜,那个菜菜也要一点。”
杨奶奶好脾气地按照杨梅梅的要求给她卷饼,一边说:“梅梅今天帮忙做了很多事,婆给你卷个大的,吃了好补天补地哩!”
“补天补地是干啥?”杨梅梅接过卷饼啊呜一大口,这蒸的面饼跟常吃的面条和馒头的口感都不一样,要有嚼劲一点,嚼着香香的,面饼薄薄一点,吃到嘴里满口的菜,这卷着拿在手里吃的方式也新奇,杨梅梅吃得胃口大开。
“今个儿正月二十,是女蜗娘娘补天补地的日子,咱们就要吃煎饼或者蒸饼,饼做得大大的,帮女蜗娘娘补那天上的窟窿哩!”杨奶奶笑呵呵地说着,自己也卷了一个春饼吃。
中午回家吃饭的妈妈一边捡了杨梅梅衣服上的菜渣,一边劝杨奶奶吃饭,别理这爱说话的小屁孩,啥都要问问,惯得呀!她倒是忘记了杨梅梅会认数字了,她跟人炫耀那会儿说的话了:这娃看见啥都要问问,我想着不费事就给她随便说说,谁想她自己就记住了。
“我梅梅可乖着呢!”杨奶奶不服气,等孙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