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大宋最后一批遗老(1 / 2)

加入书签

曾布几乎一个晚上没有睡觉,以往他虽然觉得钟粟的做法有些违背祖制,但实实在在的效果让他无话可说。

当现在他发现,自己现在所处的境地显然有些荒唐,一面是一帮朝中老臣,他们反对大宋目前的对外战争,理由似乎也很充足。

如果按照大宋以往的惯例,他们的做法显然没有错。

大宋可是早早就确定了“崇文抑武”的思路,武将从来都是活在文臣的阴影里。

可现在的情势却出现了太多的不同,他堂堂一个第一权相,却在为前方征战的种师道疯狂地筹集粮草,这到底有没有问题?

以往大宋的文臣地位高于武将,感觉的确很爽的,但平心而论,大宋真的没有打过几场像样的战争。

现在大宋的做法变了,武将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虽然文臣们觉得不爽,但对外战争却是不断地取得胜利。

如果只是打胜仗,说是穷兵黩武也没错,可偏偏大宋的人口也在迅速地增长,大宋的赋税收入也水涨船高,这些在以往可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自从钟粟这样妖孽出现在了大宋朝廷,大宋的一切都在悄无声地地变化着。

曾布当然希望大宋走向富强,看这种走向富强的方式让他觉得有些不太容易接受。

相对于他而言,今天晚上齐聚府上的这些人言辞就更加激烈了,在后来的讨论中,有的人甚至认为,宁可让大宋年年向契丹纳币银,也不能让祖制有所改变。

这个说法有些偏激,但恰恰代表了一部分人的观点,他们不愿意朝堂上说,不代表没有想法,只是觉得说了也白说。

可话说回来,他们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是真的在为大宋的千秋大计考虑吗?

以往曾布并没有考虑过这些,但大宋的不断变化,让他不由得开始深思熟虑。

说来说去,现在已经不是他站在哪一方的问题了,而是他要

对大宋的前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作为大宋宰相,如果说没有任何自私的想法,显然是是不可能的,但长期以来的礼教,让他明白,有些终极问题不能马虎对待。

以往他也想过这些,但却没有任何结果,今天晚上,大宋几乎所有的“祖制”派大臣都来了。

说得好听一些,他们是为大宋的未来着想,但如果要上纲上线的话,明显就是搞党朋,拉山头,发展团团伙伙,这是朝廷极为忌惮的事情。

不得不说,这些问题范仲淹没有遇到,王安石也没有遇到,韩琦夏悚文彦博都没有遇到,可现在偏偏撞到了曾布的手里,如果他能够想明白,只能说是咄咄怪事。

而章惇这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相对来说更加纯粹一些,他们的身后也没有那么多心思太多的小弟,自然不会有他现在的心里负担。

尤其是章楶,他其实也曾经有过一些犹疑。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铁一般的事实,那就是种师道取得的战绩比他当时打西夏时的战绩耀眼得多。

这显然不是一个多么让人舒服的事情,难道自己的能力比种师道差了很多?

不过,这件事情在种师道在打败西夏后回汴京后,他想清楚了。

本来在他看来,载誉归来的种师道应该非常神气才对,可没想到种师道很是低调,就算在大庆殿中面见陛下,居然没有一丝大军主将的做派。

一开始章楶举得种师道或许只是不敢过于张扬,但时候跟他说了几句话。

其实章楶就是想听听种师道说说对打西夏的看法,因为他曾经也主持过西夏战事,两人交流一番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让章楶没想到的是,种师道在说到功劳的问题是,居然说西夏战事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全都是仰仗钟粟在幕后的运作。

一开始章楶觉得或许是种师道可以谦虚,但后来种师道却说到了一件事

情。

因为在种师道全面进攻西夏之时,他已经发现,《汴京头条》这份准邸报居然在宋夏边境流传甚广,那里的部分党项人都表现出来了对大宋子民生活的渴望。

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此以来,西夏在发布的全国动员令,然后大量征兵的时候,西夏人居然在国破家亡之际,也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踊跃态势。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党项人贪生怕死。

不过,种师道还说到一点,那就是边军都没有见过钟粟,却在使用钟粟研发的武器训练时表现得非常虔诚。

因为军事们认定,钟粟捣鼓出这些新式武器,就是为了尽可能让大宋的军士活着。

如此一来,大宋军士反而在作战时更加奋不顾身,章楶听了这些,只能无话可说。

当然,种师道对章楶还是保留了一些。

他从来不觉得“将者杀人王者诛心”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但他猛然发现,钟粟居然是诛心一脉,而且他又是忠心于当今陛下的诛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