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九章 理工书院(2 / 2)

加入书签

候再次回到惠州,他还真要想想办法。

袁院士的事情他自然做不了,那就设法做点能做到的。

按照目前的手段,想让水稻小麦这些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一二成,那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提高一两成,还真解决不了太大的问题。

有时候遇到了灾年,灾民出来一大批,那多出的一两成就是杯水车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晋惠帝司马衷在世,自然还会说一句:“何不食肉糜?”

增加产量这个办法自然是行不通的,那就得想其他办法了。

其实钟粟已经有了思路,只是这个思路实在有些缥缈。

他联想到了明朝时的情况,人口出现了大爆炸式增长的情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玉米、红薯、马铃薯、花生这些高产作物的引进。

尤其是两钟薯辈,虽然营养上稍稍差了一点儿,但几乎可以代替主食,直到后世都是很好的蔬菜和食品。

可玉米、红薯、马铃薯、花生都不是问题,没有这些东西的种子才是问题。

钟粟记得,这几种东西无一例外都是舶来品,而且是几百年后的明朝才进入华夏的,现在就算翻遍大宋的每一寸土地,肯定连一粒种子都找不到的,野生的都没有。

最夸张的是,这些东西的原产地还不是东南亚之类的地方,而是在更为遥远的欧美。

就算在明朝,红薯的传入也是非常艰难的,但也很有意思。

明代万历年

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到吕宋岛(后世的菲律宾)经商,发现了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美味可口,便要引种回国。

可红薯也被菲律宾人当成了宝贝,而且有严格的法令,禁止带出国内。

可美食当头,好歹也要想想办法,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也不着急,先向当地百姓学习栽种方法,不知道怎么栽种带回去也没用。

等到学会之后,父子俩想到了一个瞒天过海的法子。

他们无意中留意到船上的缆绳非常粗大,立刻心领神会。

两人特地挑选了一些个头较小的红薯,然后再切开,只要芽眼没被破坏就行。

然后把搅紧的缆绳松开一些,再将这些“薯芽”藏了进去,就这样还觉得不太踏实,便又在缆绳上故意弄上了泥巴水草之类的。

吕宋岛的海关眼光再怎么锐利,毕竟也不是x光,过海关时例行搜索了全船,始终没有发现缆绳中藏着的秘密。

就这样,“薯芽”终于被悄悄地带回了华夏。

郭沫若“满江红”词中也写过这件事情,“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

当然,红薯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不太挑土质和温度湿度,只要不是极端环境,都能成活,无非就是口感和产量的一点差异而已。

就这样,亩产可以达到数千斤甚至上万斤的红薯就在华夏大地上到处开花。

钟粟想着想着,内心都开始极度憧憬,红薯、马铃薯,冬天涮火锅不错,如果在火炉中烤熟,味道也好。

不行,无论如何得试试,虽然成功率可能不太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