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九章 理工书院(1 / 2)

加入书签

钟粟发现时机已经成熟,他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耗。

“官家,下臣想在汴京郊外办一所理工书院,主要教授冶铁、炼铜、营造之类。”

“理工书院?不教授经义诗赋这些吗?”

“以后会有的,但暂时先不考虑,不知官家意下如何?”

“钟卿啊,你的不世之功朕看在眼里,满朝大臣也是心里有数,不过开办一家书院,耗资巨大,大宋这些年来一直和西夏开战,现在虽然差不多结束了,但国库已经赤字严重,虽说建一所书院的钱也能随随便便挤挪出来,但现在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要不先缓缓吧?

朕可以向你保证,再过个年,咱们好好建一所最大的书院,朕还可以让朝臣中的饱学之士偶尔去书院讲讲学,但目前的情况下,不是不想帮你,是真的不能为力。

先不说别的,春耕马上要开始了,可去年因水旱灾害失地的农民安置都是个问题,这件事情做不好,明年还会继续恶化,契丹的狼子野心钟卿也看到了,万一过几年举兵来攻,那可就是雪上加霜,这些困难朕一说钟卿自然就明白了……”

赵煦说着说着,脸上居然流露出了一种很难过的表情。

“官家,你想多了,我只求官家恩许即可,至于建造书院所需钱财,钟粟自认为还有一些积蓄,再凑一凑也就够了。

不过官家如果能够稍稍扶助一二,让工部的重臣们偶尔抽时间来讲讲营造之法、冶炼之道这些,下臣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至于学成的这些人,他们自己开作坊

也罢,朝廷征召效力也行,这个都可以商量。

只要书院建起来,就靠着马车坊和火炉煤炭的收益,维持书院的运转应该没有大问题的,官家无需担心。”

钟粟这一席话说完,赵煦几乎感动的要流眼泪了,我大宋的朝臣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觉悟了,自费办学,而且学成后还可以反哺朝廷,这一看就是赔本的买卖啊。

所有人不都说钟粟爱钱,甚至在时刻算计别人吗?现在看来,这些人真的是其心可诛。

当然,赵煦已经明白了,钟粟其实就是想借重朝廷的威名,这样会便利许多。

至于书院一开始只是教授工部的那一套学问,虽然这些学问也非常重要,但终归属于末流。

想到这里,赵煦还是稍稍有些遗憾,但也仅仅就一点点。何况钟粟也说了,只是暂时不考虑教授经义诗赋这些,那就意味着往后还有可能加进去的,这样也没什么问题。

最主要的是,钟粟说了半天,朝廷居然不需要掏一分钱,赵煦觉得都有些难为情。

钟粟是很会赚钱,可他的钱可不是自己用来享受了。

“钟卿,朝臣之中,你的资历很浅,甚至连功名都没有,但已经能够为我大宋殚精竭虑,有什么要求尽管说,我把章相指定给你,有任何问题直接找他,只要没有太大的事情,不需要告诉我,你们自己商量着办就行。

另外,如果有谁敢阻挠,你那名马夫上前拿下即可,过后在禀报都没问题。”

赵煦这么说,摆明了就是对钟粟的信任,甚至可以先拿后奏。

官家,你也许觉得这么办书院有点不合时宜,下臣其实都是为了大宋的将来考虑,有了这些技艺,也许有一天,就会研制出非常好用的兵器,到时候别说是契丹,也许十个契丹也把他打趴下。”

钟粟信誓旦旦地说道。

“钟卿,我信你,我只要能够打趴下一个契丹就够了,只是……”

“官家不必忧虑,下臣知道官家担心什么,等到这边的书院开起来之后,下臣准备寻找机会做点别的事情,只是此事没有把握,下臣暂时就不说了,但只要这件事情成功,我大宋的人口从一万万变成两万万甚至更多也有可能,而且各个吃得饱饱的。”

钟粟都觉得自己说得有点多了,赵煦无论如何是活不到那个时候的。

“钟卿居然还有这样的想法,朕等着这一天。”

话说到这个份上,赵煦其实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现在最着急的就是希望钟粟所说的未来早一点成为现实。

从皇宫出来后,钟粟也觉得踌躇满志,赵煦也没有食言,钟粟前脚一出门,他就安排洪六去传章淳。

钟粟自然知道,就这么一说,肯定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但让赵煦心里有数还是有必要的,至少他还有一年的活头,也许一年之中,他还能做出不少事情来的。

比起刚刚到大宋,现在自己也算是混出个人样了,要做点事情也方便了许多。

其实说来说去,不管是赵煦,还是哪位皇帝,他们担心的核心就是吃饭问题。

农民没饭吃会造反,军队没饭吃没办法打仗,这是很现实的,

也是很扎心的,耕地的数量有限,农作物也就那么几种,很难搞出大的动作。

钟粟在想,过些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