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定策(2 / 2)
料产地。
所谓宏伟的根基都建立在完善的交通网络上。
“臣遵命。”
“奢副使。”虞醒继续说道。
“臣在。”
“这一段时间,你跑一下各地土司哪里。安抚一二。看清楚他们的态度,愿意下山就粮的一个待遇,如果冥顽不灵的-----”
“请殿下放心。我会处置好的。”
如何处置却不用说了。
以云南现在实力,进攻剿灭各土司,或许有一些困难。毕竟这些土司都在深山之中。交通不便。但是如果这些土司因为缺粮,主动下山,那对付起来,可就太简单了。
随即虞汲又与众人商议了其他公务。
比如谢枋得专门提出的春闱事务。
虞汲提的银行运作所遇见各种问题与解决方案。
其实,很多事情不需要虞醒做出处置。虞醒放出这么大的权力做什么?
不过,这些事情只有虞醒有权限拍板。
虞醒过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问题,也都给批了。
忙完这些事情,已经晚饭过后了。
虞醒叫了李裕孙。
“铁车生产理顺了没有?”
“已经理顺了。”李裕孙是非常出色的管理人才。虞醒去临安之前,大部分技术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剩下都是一些小问题,更不要说,随着很多南宋遗民的到来,虞醒的技术团体也充实了不少。
如郭守敬一样大才,自然是没有的。
但寻常工匠却不少。按照虞醒给的思路,能够很好的完成工作。
“现在可以日产多辆?”
“日产十辆。”
李裕孙的语气之中略有骄傲,“给臣一点时间,能够日产五十辆。”
虞醒却有一些头疼。
日产十辆,一年不过三千多辆。日产五十辆,不过翻五倍而已。一万多辆平车,能有什么用?
虞醒做的大工程,这个数字加上一个零,不,加上两个零都未必够。
一场大决战都要有一百万手推车推出来。
建立完善的交通网。
即便这个时代的道路要求太低了。一丈宽的路面就足够了。甚至如果遇见特殊地形,一米五到两米之间,不是不能接受,只要能通行车马就行了。
奈何,这个小要求在云南这个地形之下,在数以万里的距离中,就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了。
土方量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虞醒如果用最原始的技术去做,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浪费。
所以要尽可能提供最大的技术支持。
在有限条件之下,改进技术。
是虞醒唯一能够做的事情。
那么需要什么样的技术?
规模最大是工程车辆。
没有任何动力,只凭人力之下。这个铁车就是最重要的转运土方的车辆,同时,由这个铁车改进出来的,很多方便施工的车辆,也是虞醒所需要的。
日产十辆,五十辆都太少了。
不过,虞醒去临安之前,心中有些想法,但没有这么激进。
自己布置的就比较保守。李裕孙实际上也打了折扣。那也是自然的事情。
“算了。天色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我明日去少府,到时候再谈了。”虞醒语气微微一顿,说道:“另外,请西南大学的人一并过来。”
虞醒对西南大学寄希望甚重。科学与科技发展,不能光靠一个人。只是他戎马之间,也很少有时间去西南大学,这一次,让西南大学人看看,知识是如何作用于具体事物。
又是如何形成力量。
希望能让这些人有所启发。
从而让更多人导入科学的道路上。
第二日一早。
虞醒就到了少府。
少府在昆明城中有衙门,但是少府生产基地,也是五华山附近的。
原因也很简单,昆明城就在五华山下。而云南平地绝少。耕地就更少了。
虞醒决计不会占用耕地建立大面积的厂区。
于是,很多占地很广的建筑都在五华山下,或者山上。即便稍稍侵占些平地,也无所谓。地势所限,这里耕地收成也不会太好的。
李裕孙,李辅臣,陈宜中等众人都在这里等着。
一番行礼,不必多言。
虞醒看着五华山下连成一片的厂区。
说道:“先去军工厂看看。”
军工厂是少府最先修建的,从七星山铁厂迁徙过来的工匠修建出来了。
而今整个云南有铁厂七八处,却以此处为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