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四章 经营海外领地(1 / 2)

加入书签

陈长生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他正为海外领地缺人而发愁呢!

大凉自从建立了帝国海军舰队,先是征服了百济新罗和东方小日子列岛,然后南下,在台湾,马尼拉,爪哇,狮子国等一系列岛屿中建立了海军基地。这些海军基地之前是为了远征安息帝国所设立,为大凉帝国海军在沿途提供补给以及修理等用途。

现在安息帝国已经被大凉打成了弟弟。但大凉帝国并没有弃用这些基地,反倒事实上占领并殖民着这些海外领土。

只是,因为当地气候太过恶劣,经济也很落后,距离本土也远,所以没有多少大凉人愿意去那些地方。而当初派到那里去的人,也有很多要回大凉的。

所以,这些海外领地剩下的,只是当初派过去的那些士兵和随船的民工和修船的船工的一部分,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在这些地方经营海港周边的土地。现在已经在那里安家落户了。

但总体来说,大凉移民过去的人还是太少了。

时间一长,容易被当地土著同化,脱离大凉的控制。

这些地方可都是大凉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一寸也不能丢。再说,以后大凉的海运会越来越发达,海外领土和本土之间的贸易也会很频繁。这些热带地区的特产需要运回大凉本土创造经济价值,而对大梁国的海上包围圈也需要越来越强。

所有这些因素,都促使着陈长生思考如何能够把大凉本土的人迁移到那里去,去融合当地的的血液,改造人口结构和宗教思想等方面。让这些地方彻底大凉化。

但他虽然想得好,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可惜响应者寥寥无几。按照大凉百姓的观念,被送去那种地方,那是犯了罪被发配了。

陈长生十分讲民主,也不想强制迁移。

另外,说实话大凉帝国的本土人口也不富裕。

为什么这么说?

大凉此时的领土情况,有些像两千年后的毛熊帝国。面积广大,达到了近两千万平方公里。可是北方领土地广人稀。除了荒漠就是无尽的温带和寒温带森林,不适合耕种,只适合游牧。

这就造成了,大凉帝国的人口稀少。

虽然陈长生后来吞并了大梁的北部领土,并将人口大量迁移到北方去,可是大凉的总人口还是少。

这么大个帝国,只有一千多万人口。

虽然如此,在当时的时代,大凉帝国俨然已经是人口大国。大梁占据了亚洲地区最适合农耕的地区,人口也不过千万。

毕竟,那时候耕地产量太低,养活不了太多人。

人口超过临界点,不是引起饥荒,就是因饥荒引起战争了。

但陈长生创立了大凉帝国之后,情况就不同了。

陈长生带来了高产的小麦、马铃薯和地瓜等农作物和现代的农业技术,而且还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农机具的使用,在河西和陇西、冀州北部,幽州南部的农业带,黍米亩产已经能达到四五百斤,小麦更是能达到六七百斤。更何况还有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等杂粮做补充。

北方的牧区也为大凉提供了大量的牛羊肉等畜牧产品。

大凉已经能养活起比之前多几倍的人了。

更重要的是,大凉帝国是工业国,国内已经建立起了钢铁,机械加工,石油石化,纺织等产业,产业工人达到了近两百万。

经济的腾飞也带来了城市的发展。

各大城市都有钱去搞基建,过去被战争摧毁的民用设施要新建,老百姓有钱了,要盖房。

以后,大凉还要修铁路,修高速公路,修电站,建立更多的加工厂,这些都需要大量劳动力。

大凉帝国总人口才一千多万,男人不到千万,十五到六十五岁的能胜任劳动的人口五六百万。整个大凉帝国,就靠这些人负责征战,耕种,生产,建设。

可想而知,陈长生是多么渴望人口的增加。

从大凉帝国建国到现在,因为生活条件好了,卫生医疗也上去了,所以新生儿出生了一大批,足有好几百万,每家每户都有五六个孩子,但这些人口还需要几年之后才能进入社会。

这也是陈长生为什么要搞“上山下乡”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在极力的压榨着这个国家每一个可以利用的人员。就算你爸是李刚,是陈长生,也得出去搞国家建设去。

大凉本土人力资源都这么紧张了,所以陈长生也没有发力要把宝贵的人力资源送到海外领地去。

但这次吴广提出要让大凉多派些人过去,又触动了陈长生那根神经。

光占领不行,让当地人称臣纳贡虽然是一个方法,但不长久。一旦大凉帝国本土出现问题,那些边远的飞地就会失去管控,最终从大凉帝国分离出去。

只有移民,让那里的人口中有一定数量的大凉人,才可以江山永固。

所以现在李牧提出派一些“贵族子弟”去海外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