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二章 归府(1 / 2)

加入书签

孟元瑛受伤之后,林知行在城里买了一个丫鬟回来照顾她,去鄞州路途遥远,一路上还得需要人照顾。

小姑娘名叫鸿雁,年纪不过十四五岁,长的很是机灵可爱,人也活泼。她的父母几年前死于一场战乱,自己也辗转被卖了几次,最后流落到北境城。

孟元瑛夸赞她的名字好听,鸿雁传信,象征着游子归乡。鸿雁说,这是一个军队里的大哥哥替她取的。她出生后就没有过正式的名字,父母叫她三丫头,乡亲们则叫她李家丫头。

那后来呢。孟元瑛问。

鸿雁摇摇头,后来她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大哥哥。她遇到他的时候,才十一岁,是个在路边灰头土脸和其他人抢东西吃的小孩子。大哥哥给了她一份干粮,第二天又带她去买了一身新衣服,给了她一些碎银子。

可惜银子被一起行乞的难民抢走了,衣服也被穿到破的不能再破。大哥哥跟着队伍离开了,只给她留下了这个名字。

鸿雁。

他摸着她的头说,希望你能像鸟儿一样,早日归家。

孟元瑛也摸了摸她的头,安慰她:“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鸿雁小小的哀愁情绪立刻烟消云散,她活蹦乱跳起来,张罗着要给孟元瑛炖些补品补身子。

孟元瑛看着她忙碌的背影,宠溺地笑笑。这孩子,心性果然单纯。

杨境安和林知行离府的几日里,天气逐渐转凉。鸿雁去要了些炭火回来,把屋里烤的热热的。主仆二人时常坐在炭火旁发呆。

鸿雁得意的邀功:“我去取炭火时,于娘子听说是小姐要的炭,特意给咱们挑了最好的呢。”

孟元瑛顺着她哄道:“我们鸿雁最能干了。”

鸿雁神神秘秘地说:“路上我听到厨娘们在讨论,说杨将军要把小姐带回鄞州,以后就要去杨府做姨娘了。这是真的吗?”

“这……”孟元瑛哭笑不得,府里的人捕风捉影真是离谱,“别听他们胡说。”

“杨将军威风凛凛的,多好啊,咱们要是能跟他一起去杨府就好了。”

“你喜欢杨将军啊?那等他回来我求他,把你收作姨娘好不好啊?”

鸿雁笑嘻嘻:“我不要!我要跟着英姐姐。”

二人笑着打闹成一团。屋外的寒风吹动窗棂,发出呼啸的声音,北风席卷着一片雪花飘落,在窗台上,很快就融化成一滴水珠。

鸿雁跑去门口张望了一眼,兴奋地叫道:“英姐姐!下雪了!”

她跑回来摇晃着孟元瑛的胳膊,缠着她一起出去玩。孟元瑛拗不过她,只好陪着一起去了院子。

京城四季如春,很少有这样的大雪。只有在边境,才能感受到凛冽的寒风和鹅毛大雪。

孟元瑛坐在廊下,看鸿雁在院子里玩闹。

从前宫里的公主皇子们都不养在一处,她没有过玩伴,陪她长大的是年长的嬷嬷们。兄弟姐妹们从来不会像这样在一处玩耍,见面时都是规规矩矩地行礼。

孟元瑛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肆意的生活,她忽然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从今往后,不再被任何身份束缚,可以只做自己。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北风其喈,雨雪其霏。惠而好我,携手同归。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惠而好我,携手同车。其虚其邪?既亟只且。”

在纷飞的大雪里,她倚着栏杆,缓缓地念着《诗经》里的《北风》。这是一首写逃亡的诗,此时读来却格外应景。北风喈喈,若真能伴着风雪逃出,何尝不是一种幸运。

门外脚步声阵阵,两个风尘仆仆的人裹挟着风雪进到院子里。鸿雁忙上前行礼:“杨将军,林先生。”

林知行轻声责备道:“这么冷的天,怎么能让王姑娘坐在外面?”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依旧称孟元瑛为王英。

“我这就陪小姐回屋。”

鸿雁怯生生的,她其实有点怕林知行。林先生虽然看起来斯文有礼,却带着一股拒人千里之外的气质。她心里也后怕起来,万一英姐姐着凉了可怎么好?

孟元瑛只穿了两件单衣,身形单薄,仿佛随时被风吹倒一样。

她摆摆手:“不碍事的,只是坐了一会儿。你们离开了这么久,事情处理的如何?”她大概知道两人出城是去救新任北境将军。

杨境安的喜悦溢于言表,兴奋道:“一切顺利,咱们很快就可以回鄞州了。”

鸿雁站到孟元瑛旁边,悄声自言自语:“我看厨娘们说的没错呢。”

孟元瑛瞪她一眼,示意她不许胡说。林知行却看了孟元瑛一眼,目光沉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不过最终什么也没说。

回屋后,林知行换下沾满了尘土和血迹的衣服。他们刚到府里时就吩咐人去烧了热水,一会儿就可以洗漱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