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反间(1 / 2)

加入书签

三更天时,正是人精神最懈怠的时候。到了和林知行约定好的时间,杨境安一声令下,大军将山谷出入口封住,分出几队人马从不同方向往山上攻去。

在入口处守着的林知行听到兵甲相撞的声音,知道时机已到。他们带了许多火石,在箭上绑上干草点燃,向越族人的方向射去。

霎时间,夜空中一片通明,火光四起。事先安排好的人大喊道:“乌大人来了!杀啊!”喊声连绵不绝,一浪接着一浪,配合着从山上冲来的马蹄声,竟生生造出了地动山摇之势。

这一番动静不可谓不大,越族人瞬间警醒。他们听清楚外围喊声的内容后,更是又惊又怒。乌尔泰的部队傍晚时分前来支援他们是知道的,怎么转眼之间就向自己人杀来?

不及防备,众多人马已经从林知行放出的口子里攻进来。好在越族人长年在马上征战,虽然第一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也很快重整旗鼓,抵抗住了之后的侵袭,在山崖处激战开来。

很快就有人发现,和他们作战的敌人穿着汉人的盔甲,武器精良,个个束发,绝不是乌尔泰的部落。

林知行等人伪装成越族人的模样,也参与了混战。他在人群中一眼看见了一个打扮特别的人,也是束发文身,头戴狼首形的皮帽,上面镶嵌的绿松石在暗夜里也可放光。本来是彰显身份的宝石,此刻却成了他的夺命符。

林知行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箭,瞄准那人的咽喉。长箭破空而去,正中敌人。那人捂着脖子,瞪大了双眼,满是不甘地倒下。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今日就拿你们首领的头颅,当作乌大人投靠朝廷的投名状。”

越族人渐渐开始发现不对劲,有眼尖的人看见他们的首领中箭倒下,立即气血上涌,悲愤道:“努尔首领被他们杀了!是乌尔泰!他勾结了汉人,把汉人引到这里来!”

对面的人也恰到好处地停止了进攻,双方陷入短暂的对峙。人群中分开一条一人可行的道路,一名校尉打扮的军官纵马上前,扬声道:“想必你们已经看到了你们越族汗王的信物吧,这东西就是乌尔泰亲自交给我们杨将军的。他已经归顺了朝廷,你们不必再做困兽之斗,杨将军有令,放下武器者皆可不杀。”

越族人的目光满是仇视,乌尔泰的背叛激怒了他们。双方宛如蓄势待发的箭,随时可能再次爆发战斗。

杨境安和李平此时正在山谷的入口处,听到山上喊杀声阵阵,不由得紧张起来。

杨境安原本不同意林知行以身犯险,但林知行是最了解越族人的,这个挑拨离间的计策能否成功,全看拿着信物上山的人能不能得到越族人的信任。除了林知行外,短时间内再无合适的人选。他还需要在军中坐镇指挥接下来的行动,不能轻易离开,只能让林知行去。

他琢磨着时辰,差不多可以派兵去救王文瑞了。此次出兵,还顺手剿灭了越族残部的老巢,可谓是一举两得。杨境安都忍不住要感谢这位王大人了,在草原附近乱窜,生生跑到了越族人聚集的地方。

山谷外又赶来一队人马,传讯兵快马来禀报:“将军,又有一队越族人向山谷方向来了。大约有两三千人。”

里面的战斗还没结束,如果这时候再被赶来的越族人发现,就是腹背受敌。不仅王文瑞救不出来,今日的计划恐怕也要功亏一篑。

杨境安咬咬牙,下令道:“打开一个口子,放他们进去,务必在山谷中全部歼灭。”

李平急道:“杨将军不可!王大人还在里面没有救出来,这时候放他们进去,恐怕……”

“我知道。”杨境安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冷冷地看了李平一眼,“这是战场,军令如山。王文瑞如果死了,我自然会负责。”

他当然明白。

王文瑞在里面,林知行也在里面。

时间紧迫,由不得他犹豫不决,敌人的队伍转瞬即至。

“放进来!”

李平的心不断往下沉,完了,这下王大人完了。

来人正是乌尔泰的部队,他们前几日在这里一同伏击王文瑞,后来又去追击和王文瑞分散的官兵,收拾好残局后立刻赶回这里。结果发现山林中人影重重,乌尔泰大骂:“真是废物!两天了连这么多人都没解决掉!”

他们还没发现外围已经换了一批人在防守。乌尔泰命人向天空发射了一枚信号箭,前方的队伍果然让开了一条道路。他们不疑有他,径直向前。

待他们进入包围圈,见到的却是被复仇情绪支配的、杀红了眼的越族人。乌尔泰在越族部落里待了一月有余,许多越族士兵都见过他。他们二话不说便杀上来,两拨人战成一团。

林知行借此机会找到了王文瑞的所在,他倒是机灵,命人换上他的官服待在显眼之处。自己和几个亲卫躲藏在一处峭壁缝隙之间。要不是林知行认识王文瑞,还真发现不了他。

王文瑞此刻可算是狼狈不堪,头发凌乱,脚步踉跄。他看见林知行十分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