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搬运工(1 / 2)

加入书签

这边需要武器装备何立文是非常高兴的,都不用问,代表着根据地的兵员增加,这对于强大根据地绝对是好事一桩。

何立文又非常开心的投入到了搬运大业中,而且还是选择的前线,南京方向,太原方向是何立文重点照顾的地方,五万人的武器装备相当于两个日军左右的师团了。

但是这个不能像刺杀日军高官一样去公开,偷偷地就好了,至于日军怎么想那就不管了。

好在何立文现在的空间能力已经在六七十方的样子了,虽然没有前世起步的时候高,但是比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已经好很多,刚开始的时候才可怜的十几方,只能去搬小型些的迫击炮步兵炮步枪手雷等,当然这个时候搬大家伙过来也未必能有人用就是了。

不过这次何立文还是搬了十台小豆丁,二十台卡车,五十台边三轮过来,得让 根据地开始进行坦克兵的培养了,飞机暂时不能想,坦克、卡车还是可以有的。

前前后后忙了几天,因为人员增长了,又搬来了不少粮食、药品、还有就是捕鱼打猎,何立文再次成为了快乐的搬运工。

老总他们看到不停地往黄崖洞搬回来,又不停地转动到下面各部队的物资和武器装备自然也是乐得合不拢嘴,不过也清楚这个时期是难得的发展机会,整个黄崖洞也是片刻不得停的高速运转。

办公楼已经主体框架建好了,至于装修,这个时期非常简单,就是简单到那种不影响办公的,而且山洞也要开始封闭,只要修建好连接的通道和换气口等,其他就封闭起来。

所以,整个指挥部就迁移到了新的办公楼这边,何立文也搬了新家,不过何立文搬家就太 简单了而已,无非是把那边的东西一收,这边一放就行。

就这样,何立文花了三四天时间为这边补充了五万多人的装备,还弄了些训练用的卡车坦克等,不过部队里面还真有一些会的,特别是卡车,有不少原来国民党军队里面的兵是学习过的,所以二十台卡车也在黄崖洞这边派上了用场,至于其他部队还得马车运输,主要是路还没有连通外面 ,只有在黄崖洞内部修好了,外面的还是那种山路,这个没办法得一步一步来。

因为何立文也没具体去 统计数量,所以还是在第四天中午,何立文吃饭的时候小李转达的老总说暂时不要搬了,这边放不下了才停止下来。

放松下来的何立文,吃完饭,正准备出去一趟,毕竟这个身体还是要锻炼锻炼的,别哪天飞都飞不了就麻烦了,这个时候王团长却推门进来了:“何立文同志,现在粮食肉食等都充足了暂时不需要了,武器弹药短期内也暂时不需要了,不过盐不够,根据地这边被相对封锁了,外出采买有些麻烦,主要是现在部队人数比较多了,目前光是129师这边就四万多人了,能不能帮忙弄点。”

“这个是小事,我等下就去弄百十来吨回来,不过你刚才说129师就四万多人了,那我们太行山这边总共有多少部队了?”

“你没问老总可能也忘记和你沟通了,毕竟老总可能不想过于依赖你这边,毕竟部队得有自己发展的能力,我们整个太行山目前大概是10万人左右的部队,其中129师这边四万多,黄崖洞这边六千多了,其他部队零零总总也一起有四万多了。”

“这么多部队,那武器装备缺口不是比较大吗, 我记得前面就只提供了三四万人的装备吧。”何立文有些疑惑。

“那也不能光靠你一个人努力我们吃闲饭哪,原来部队就有一万人左右的装备,你支援了三四万的装备,那部队在训练的同时也要练兵啊,所以就会去打打土匪啊、伏击日军的运输队啊之类的,你也知道我们在太行山区,一般出去几十公里就是平原,主要是你支援了那么多武器装备这打起来也就容易了,零敲碎打的,几个月下来也就 增加了两三万的装备了。”

何立文立马释然了,几万人的部队自然是不可能啥也不干的,我党的作风还是找敌人要的,武器装备强了,打歼灭战就相对容易,这样补充起来就快,另外工业园前面也生产了不少子弹,飞雷炮、地雷等相对简单些的装备,所以也是一大补充。

“不过目前的弹药消耗还是大于缴获,老总的意思是如果方便以后多补充些弹药,当然黄崖洞这边也在加快速度,我们已经让地方上的同志开始在你的提供的地图上小规模的采矿了,这样高炉就可以开始生产钢铁,有了黄崖洞这边的生产能力我相信很快后勤补充就慢慢不是问题,只是这段时间还是需要过度一下。”

“放心,壮大我们自己,同时削弱日军的事情我是非常乐意去干的,只是原来兵员不足拿多了没地方放,既然有需要,我今天就去弄几批回来。”

现在的兵力等增长已经是当时的十倍左右了,好在目前的根据地逐步稳定下来,有了何立文前面的储备的金银的支撑,组织方面相对原来也是从容很多,一部分组织生产、一部分缴获,一部分采购,一部分何立文这边运输,慢慢地就有些良性循环的样子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