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章 月光下的少年(十)(1 / 3)

加入书签

“老王,你后悔过捡他回来吗?”

陈老师和王明哲离开后,陶正则绕到王富贵身边,擦肩而过时看见两人脸上的泪痕,心中不免动容。

王富贵如鲠在喉,苦笑一声:“为什么后悔?”

马国民不太明白:“毕竟不是亲生的,你们怎么不再生一个?”

王富贵看了他一眼,只觉得眼前这位看起来只比自己小几岁的年轻人说得过于简单。他悄然握住妻子的手,这件事情唯一愧对的就是她。

“我们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两个孩子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负担太重。后来王明哲长大了,他非常乖巧懂事又上进,这件事情也就这样过去了。”

爱让王富贵将这个孩子视如己出。

马国民却不是很认同:“那你不怕他哪一天知道真相了,抛弃你们去找亲生父母?”

王富贵攥着妻子的手紧了紧,杨秀英知道他虽然面上镇定自若,但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便抢过话茬道:“怎么不怕?就看那小兔崽子有没有良心了。”

她说得好像满不在乎,但忍不住抖动的肩膀还是出卖了她的真实心情。

十八载的朝夕相伴,早就超过了怀胎十月的感情。纵然不是从她肚子里出来的,血脉里流得也不是她的血,可杨秀英早就把他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

小时候的王明哲体弱,经常发烧。他一烧起来额头滚烫,连村里的赤脚医生都不敢收,连连推脱他们去找县里的医院。

王富贵和杨秀英急得直跺脚,看着难受哭闹的孩子,二话不说背着他走了两个多小时,硬是把他从大山背到了县城的医院。

医生说再晚来半个小时,脑子就得烧坏了。

后来杨秀英就舍弃了一部分农活,全心全意在家照顾小明哲。

她学着电视上的方法教王明哲做运动,给他做有营养的食物。

这样精心照料到王明哲上了小学,他的身体素质逐渐变好,杨秀英才重新拾起家里的农活。

夫妻两个都只上过小学,大字不识几个,有些字勉勉强强才认得其形。

王明哲还小的时候,和村里大多数孩子一样爱玩,杨秀英望子成龙便在学业上对他有些严厉。

王富贵却舍不得,人前不敢和妻子唱反调人后就偷偷给他买糖吃。

后来王明哲再长大一点,虽然依旧爱玩,但已经有几分懂事了。他开始帮家里做农活,偶尔还会帮乡邻的妇孺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

夫妻俩最欣慰的是每次走在村里,总有人夸自家的孩子懂事,那是他们觉得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夸赞。

后来王明哲上小学了,成绩突显。每次去学校总有老师当面夸奖他,杨秀英开心坏了。那次夫妻俩带王明哲进城,王富贵扔了好几个硬币给他玩摇摇车。

王明哲的懂事与他的年龄是相辅相成的,大概到小升初的时候,他就展现了与常人不一样的沉稳。

当同龄的孩子还只喜欢上树下池塘的时候,王明哲已经有意识的开始努力学习了。他每天除了帮父母做农活,大部分时间都躲在房间里写作业。

有时候都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杨秀英曾经希望他优秀的心态就是在他初三那年改变的。

初三升高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卡,成绩优异的王明哲理所当然地也想去县城最优秀的高中,即使他的分数已经毋庸置疑能考上了,但他还是每天钻在书本里。

杨秀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特别是晚上半夜起床的时候,看到他屋里的灯还亮着,她就开始心疼。

那颗望子成龙的心,也没有那么强烈了。好几次她都悄悄地和王富贵说,如果儿子考砸了一定不准骂他,他已经很努力了。

当然他们还是低估了自家儿子的能力,王明哲最终如约考上。

上了重点高中的王明哲越来越成熟懂事,虽然他在家里依旧是那个爱笑的,抢着做农活的好孩子,可只要一回到房间写作业,就会特别安静。

他的生活中好像只有乖巧和写作业两件事了,那时候的王富贵还没感觉出来儿子正在离他们越来越远。

他是个大老粗,心思又不够细腻,他从来没想过王明哲心底竟然藏了这么多事。如今想来,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

“走了也好,不然总担心,他会走。”王富贵微笑着看向妻子,看到妻子嘴角露出和自己一样的笑容,他明白对方此刻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我们只希望他未来健康快乐就好。”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看穿功名利禄之后的大彻大悟,不管他是谁的儿子,有没有功成名就,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

“你未免把你儿子想得也太薄情了吧。”陶正则打趣他,说着用眼神斜着往其他方向看了一眼。

王富贵顺着那方向望去,只见王明哲从教室里小跑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