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章 月光下的少年(九)(1 / 3)

加入书签

午后,蝉鸣声声。

上课铃声响起,走廊上瞬间一片安静。

四班的同学正襟危坐,安静地等待班主任的到来。

陶正则几人也早已站在教室最后一排。

“今天我们不看电影。”陈老师走到讲台前,左手举起一个小小的u盘,郑重地宣布。

“我曾经给你们讲过许多主题,有爱,有自由,有梦想。但是今天,你们高中最后一堂班会课,我想给你们讲一讲关于亲情!”

底下一片哗然,有失望的有不感兴趣的。毕竟他们原本兴致勃勃地以为陈老师今天还会如往常一样,给他们播放上一次未看完的电影。

陈老师早已预判到底下的反应,不紧不慢道:“你们即将高中毕业,有的人会进入大学。有的人会步入社会。回首过往的读书生涯,你们是否有过最感谢的人?”

“我爸。”一个同学说道。

“我爷爷!”一个女孩子举手。

“我家老母鸡!每天下蛋给我补营养。”一个小个子男生真诚地喊,引得大家一片哄笑。

陈老师插好u盘,打开准备了一个中午的ppt,封面是一张取自朱自清背影的图片,图片上写着几个大字:父母的爱。

个别学生不是很买账,小手指窸窸窣窣地开始做小动作了。

陈老师看见了,却故意不提醒。

“亲情,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东西。”陈老师用手指指幕布上最大的几个字,“为什么?因为它最容易得到!”

底下个别学生敷衍点头。

“每个人出生都有父母,还有许多法律上承认的亲属关系。这些人理所当然地爱着我们,所以让我们有恃无恐。”

同学们小小的眼睛闪烁着大大的迷茫。

“但是人,不可能一辈子都顺顺利利的。现在不是很流行一句话?意外和明天,哪个会先到?”

到底是伤感文学的流行词汇管用,听到这句话,连原先没兴趣听的几个孩子也不自觉地安静了。

陈老师露出一丝欣慰的表情:“时光荏苒,你们终将长大。原先你们望着的背景,有一天也会成为背影中人。我今天讲这个主题的意思就是,珍惜和感恩父母的付出,勿到了生华发人不在,空自悲的地步。”

在场的孩子大多是农村孩子,有些父母生病早逝的,有些母亲忍受不了贫穷走掉的,有些双亲都在外地打工的。

他们本就比城市里的孩子要敏感,要懂事。陈老师演讲还没讲到一半,他们就已经能感同身受了。

陈老师低头将ppt按到第二张:“我刚刚说得是珍惜,现在我想说得是感恩。”

她讲得绘声绘色,底下的学生也听得十分入迷,眼睛一动不动地追随着她。

通常鸡汤文学讲得多了,不一定有效果。

陈老师回忆起了自己的往事:“我讲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上初中时,学校离得远。那时候我没有住校,我的父母也不放心我一个人骑自行车去上学,所以那时候我的交通工具就是公交车。”

“可是直达学校的公交车站离我家最少也有步行30分钟的路程。怎么办呢?我的父母不顾寒冬酷暑,骄阳暴雨,每天早上坚持不懈地送我去车站。这一送,就是三年。”

一个学生被感动了,忍不住道:“陈老师,你的爸爸妈妈一定很爱你。”

陈老师露出一个笑容:“是的,所以我至今也不能忘记那段艰苦的岁月,未来也将永远感恩铭记。我想和你们说的是,父母的爱,无关大小。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一定是为了你们好。”

“但是,”陈老师眼神悄然望向王明哲,王明哲却躲开了她的眼神。

陈老师依旧坚定不移地道:“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就像我们,也会有不懂事的时候。父母包容了我们所有的任性,我们是不是也应该体谅他们!”

“我爸爸就是为了让我好好念书,才去外地打工的。连爷爷去世了,都没办法回来。”一个学生带着哭腔自言自语道。

“我爷爷都80岁了,还每天下地干活,就为了给我挣点学费。”

“我妈妈小时候经常打我们,可是她为了救我和弟弟,淹死了。”

山里的孩子,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段悲苦的过往。面对陈老师煽情的话语,再也控制不住,共情地流下眼泪。

气氛已经烘托到七八分,陈老师才将结论娓娓道来:“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父母的一辈子都在与我们渐行渐远,我只希望大家在功成名就之时,不忘自省,爱自己的同时也不要忘记爱着我们的家人!”

一席话闭,懂事的孩子噎了喉,悲观的孩子沉默了。只有乐观地孩子,信誓旦旦地发誓:“等我将来赚钱了一定要给我爸妈买大房子!”

三十多个学生,各怀心事,各自忧愁。

看到所有同学都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