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康端元年(1 / 2)

加入书签

永嘉十四年,正月初一。

祭天大典之上,当今圣上抱病,是以由皇后与大公主共同祭祀天地。此事一出后,朝野上下议论纷纷,众人皆疑陛下是否有更替继承人的打算,可都是私下里的谈话,无人敢聚众议论储位之事。

正月初七,身在燕北的太子上书自请废去皇太子之位,只愿日后留在燕北替大初百姓镇守边疆。举朝震动,不明其中情由皆不敢上书妄议。次日,圣旨下,允大皇子废皇太子之位,改作燕北王,封地云城。

这下有眼力见的人就都明白,镇北王府是彻底保不住了,只是碍于正值佳节才未有正式旨意罢了。

正月十五,匈奴大军趁元宵之际大举入侵封狼关边境,却没料到秦源与邹将军早早设下陷阱,大败,被俘被杀者众。

邵韶将军率小队人马偷袭匈奴粮草,顺道生擒负责运输粮草的匈奴小王子,使得敌军军心大乱。

初战告捷后,镇北军士气大振,接连赢下几场小型战役,成转守为攻之势,将双方对峙的边界向北推了百里,即将越过两国约定和平区域,抵达匈奴边境。

二月初一,圣上突发心疾驾崩,终年五十五岁。举国哀悼,禁宴乐婚嫁,国丧三月。

大殓以后,大臣与宗亲们需为他再守丧二十日,直至算定吉日下葬。大公主心系老弱,特命人通报上下,凡年满六十者无需守丧,年满五十者,每日只需守两个时辰即可。得了她的好处,上下均赞她德行贵重,宅心仁厚。

不过倒也有丁点不赞同的声音,道她是在刻意卖人情,实则是大不孝。听了这些话,她不过是一笑了之,后来这些声音略微大了些,她才派人去查探一番。

“母后,看来这几只老狐狸没想让儿臣顺利继位,不过这点小动作也太过拙劣了。”白日的守丧已过,晚间只剩血缘相近的宗亲需得继续守着,眼下他们都去用膳了,这里只剩下全天下最尊贵的两个女子。

皇后怜爱地抚了抚女儿散落的发丝,不甚在意地答道:“他们也并非真心想阻你上位,不过是拿乔罢了,不值当你这般费心。这些时日真是辛苦你了,瞧你眼下青黑,连脂粉都盖不住了,不若就莫上脂粉了,愈憔悴愈好,倒显得你这份孝心。”

这话也有几分道理,大公主点了点头,准备明日彻底素面上阵。

“其他三人都已老朽,身子骨再硬朗也撑不了几年了,不必过于在意他们。不过这个郑相刚过四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就算你先头拿了他偷卖军械的把柄,可还是不能将他一举拿下,总得再想想法子才是。”

“母后说的是,儿臣定当仔细琢磨考虑。”

不多时,用完膳的瑞阳与袁停回到了此处,见礼过后刚想重新跪下守丧,就被皇后止住了动作。

“今晚就咱们几人,无需这般劳累。”说着,她又拍了拍袁佑的手:“佑儿看着也清减了几分,可是这几日休息不好?”

“回大伯母的话,只是冬日里穿得多显得我面上小了,近来胃口还是不错的。”

本只是话了话家常,可皇后已有许久未曾听到这声“大伯母”了,一时之中有些愣神,直到对方带有两分疑惑的又一声“大伯母?”之后,才回神过来:“真好,真好。”

三人都有些不解地看着她,她带着深重歉意地道:“这些年终究是大伯母薄待了你们,不过你们放心,日后有我们母女二人在,不会再教你们受从前的委屈!”

“大伯母……”

“皇伯母言重了。”

大公主见气氛有些许尴尬,忙上前一步周旋道:“怎么不见林娘子呢?”

“她身上还有重孝未出服,况且我们尚未完婚,照惯例是不宜出席这般场合的。”袁停含笑答道。

她也并非真想问林娘子,不过是转个话头罢了,便顺着说道:“你们二人也是好事多磨,先是罗格女王,再是你皇伯父,这婚事是一推再推。不过好在先前三书六聘已经走了大半,待你出孝后,便能定亲了,也就有了盼头。”

说着,她转过头问道:“那佑儿近日都在忙些什么呢?”

这个……瑞阳总不能说自己吃了睡,睡了吃,除了练了几天鞭就没怎么动弹过吧。有了!“这些时日我不过在忙着安平酒楼的事。请了安平的大厨,买了安平的食材,想着开家特色酒楼。一来让大家尝尝鲜儿,二来也让安平的名声响亮一点。”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之前安平知府上折子,将你好一顿夸,父皇还特地把我和兄长唤去,让我们仔细看折子呢!”大公主浅笑着提及从前之事,似乎想到了什么,又问道:“可是为何两个书院招收学子的要求不同呢?”

“安平山多地少,本就与外界沟通不畅,再加上这二十年来连官道都毁了,更是闭塞。这就导致里头的人,压根不知或是不愿相信外头的变化,洛县书院只限女子可入学,便是为了让安平的娘子们有谋生之计。”

“不过近来道路已通、港口已开、书院渐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