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1 / 3)
郭嘉的神色似被她的决绝所震惊,又觉得如她这般的女子,也确实该如此果断。
他脸色缓和下来,又恢复了风流名士的一张笑脸,只当刚才两人暗中的交锋不曾发生过一般,叹息道:“尹昭大义,吾望尘莫及!志向如此远大,实乃吾辈楷模啊!”
非明“呵呵”一笑,“奉孝客气,吾出生鄙陋,所见方寸,目之所视,不过眼见尔尔。志向短浅,实不为人而为己。当不得君如此盛赞!反而是奉孝你,甚为曹公所倚重,虽足不出户,心亦可至千里,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一叶落便知天下秋。计谋多矣,变化诡谲莫测,实乃鬼才!”
比如当年未曾与袁绍细细相处,便知道那是个什么人;又比如与曹操一番谈话,便敏锐地晓得两个人相性很合——换个人来试试?谁愿意这么包容这货的臭脾气?!还真能委以重任,又专门嘱咐她关照他的身体,甚至一些颇于律法不合之处,曹操也自己悄悄按下没声张过。
只怕曹操的亲儿子都没这待遇呢!
且郭嘉看人确实精准,眼光颇有独到之处,而出的主意也往往是出其不意,叫人意想不到。今年虽然只几场小仗略施身手,也能看出其军事谋略上的才华。
尤其这人还爱坑人,前不久就给曹操出主意,在袁术和孙策那边搅了一把浑水,只盼着孙策尽快叛逃,好从中捞些好处。
其次在奉迎天子的事情上,也私下里悄悄给曹操出了些坏点子。
他在这点上瞒着荀彧,却偏生没瞒她——毕竟在这件事情上,他们,甚至曹操,都和荀彧那些人,不是一条心。
曹操账下其实也分裂成不少小集团,因为各自立场问题,在很多事情上自然也有不一样的意见。大体上都是为了曹操好,但私底下自己的算盘也不少,好在曹操自己有主见,这一点果断足够少很多无谓的争执。
不像袁绍账下……
啧啧,非明都不好意思说,心里非常庆幸当年自己没去冀州投奔,不然怕不是要呕死!
同样是奉迎天子,那边争了几个月将近半年都没出个结果;还有当年曹操和吕布打生打死,多好的偷袭机会啊,偏偏也是账下争执不休,最后袁绍拍板,得出了一个不出兵的结果。
荀彧的兄长荀谌不幸被荀家派去,投往袁绍账下,当年袁绍占据冀州,荀谌在其中出力不小,可谓是一计出而天下知。只是如今袁绍账下能人越发多,荀谌这么一个好好的人才却声名不显起来。
跟曹操账下的荀彧一比,境遇何止云泥!
倒不是说待遇问题——这对谋士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公对你的重视程度!!
这一点上来看,不管是郭嘉还是荀彧,曹操账下的每一个人都被他用在了刀刃上,可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之典范。
郭嘉乍一听,虽知道非明暗藏在话语里的嘲讽,却也难以忽视这一大通彩虹屁!若是非明不了解他,实在是很难夸人夸到点子上,把他夸得浑身舒畅,如大热天饮下一碗凉冰!身心舒泰!
他笑容里多了点真情实感:“客气客气!说起来,这一季水稻提前收割,军粮储备充裕,兖州百姓都该感激你才是啊!”
不错不错!郭嘉高兴的时候,夸人也是一绝!
非明的确为这件事自豪,要知道不管什么事,只要耗费了这么长时间,就没有人会不上心,不期待回报的。
她虽然觉得这是自身筹码是曹操交代的任务,但真正能救人命,还是让人欢喜。
这么一想,她就大发慈悲,没有立刻把郭嘉扫地出门,反而留他下一局棋,正儿八经地聊了些最近的事情。
“天子不日就快到,曹公该做的防备都准备齐了?”
郭嘉笑道:“你在外面可别说话这么直白……早齐了,但毕竟有些事,还是要等人来了才好动手。”
“有些人虽然问题不大,但真出了事情也让人烦心。我曾有幸见过天子一面,不是甘心退居幕后之人,光看他这些年行事,想必你也该知道一二。”
“正是知道,我才劝主公赶紧把人弄回来才好,省的在外面收拢人心,放在眼皮子底下,至少有个什么动静都能知道……天子若是在外面单独放着,毕竟比我们名正言顺。”
非明点头,这话说的很是不错,她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只是其中利弊没有郭嘉分析的这么清楚。
何况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不管皇帝在哪,那心都是拦不住的。倒不如把人接过来,曹操不说出身,论起掌权执政,杀伐果决之处,绝对不是那年幼的天子能比的。
“也正好叫人看清楚,个人心中究竟是怎么个想法。”
郭嘉抬头看了她一眼,对她所说的人,心知肚明——同僚里,忠心汉室的人不在少数,而与他们交情最深的,莫过于荀彧。
“斯人君子,不可挽矣。”他舒畅开怀,“我未必能看到分歧之日,如此倒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郭嘉促狭地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