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 考得案首(1 / 2)
随着县试考试日期的临近,锦县的学子们都进入了备考状态,抓住最后的一点时间临阵磨枪,该背的背、该记的记,没背熟的抓紧背,实在不会的挑着再看上两眼。
县试、府试、院试每轮考试通过率约是十取一二,想通过考试实在是很有难度,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难怪考生和考生家人都很紧张。
宗英没有表现出有多紧张,他每天下午甚至还坚持在书院里踢鞠半个时辰,这种过于胸有成竹的潇洒样子,真让他的同窗羡慕嫉妒。
他不紧张,倒是宗英娘子紧张了起来,且越来越甚。她不敢在宗英面前提,每日只要丈夫一离开家,她就开始了跟宝妮无数次地念叨、翻来覆去地祈祷。
“宝儿,你最近有梦见土地爷吗?”宗英娘子这日忽然想起了保佑过她家的土地爷。
“娘,土地爷只管地里的事,不管考试。”宝妮安慰她娘:“爹常年在书院考试拿第一,爹若考不过,那别人更不用想了。娘,你就放宽心吧。”
宗英娘子根本无法放宽心。
科考是一个漫长、辛苦、残酷的过程,宗英曾跟她们说过:今年的县试设五场考试,考试每隔两日举行一次,考完全部五场得要十天。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场,每场考试录取人数会依次减少。
待考试全部完毕,由县令对通过考试者进行排名,第一名称为“县案首”。只要没有其他问题,县案首便不用再参加后面的府试和院试,直接获得秀才功名。其余通过者则获得接下来参加府试的资格,府试的第一名称为“府案首”,也直接获得秀才功名。其余参加府试的通过者才有机会参加院试,院试通过者才能获得秀才功名。
科考路虽然漫长难走,但宝妮对她爹有信心,她爹无论在年龄、心智、学识、健康各方面上,现在都处于最好的时期。当然,如果他爹能获得县案首那就更好了。
宝妮不被允许出大门,每天只有对着巴掌大的小院天空发呆,一度她都开始想她五叔宗成了。现在爹爹的考试在即,她暂且放下自己的外出计划和她五叔,想方设法逗她爹娘开心,缓解爹娘的考前压力。
弟弟刚会走,宝妮带着他练走路。宗英每次回到家,宝妮总要拉住她爹,与她在房内各站一头,逗着弟弟让弟弟颠颠地走路,在她和她爹之间扑过来、再扑过去。每每总能逗得宗英开怀。
别看宗英白日里在书院里踢鞠,回到家却是夜夜挑灯读书到深夜。
日子一日一日地过去,终于到了考试那日。宗英娘子抱着弟弟,吴婶抱着宝妮,一起给宗英送考,送到街口。
宗英带着宗英娘子提前准备好的文房四宝和食物等考试用品,提前到达考场北面的“龙门”。
他的同窗已到了不少,他们互相之间没有交谈,点点头算做打招呼。
考生们排队,经过“搜子”搜身,之后进入考场。在点名处点名,之后领取考卷,并说明自己是由哪个廪生作保的,获得廪生确认后,方可进入考场。
寻找到自己的座位,考生们坐下答卷。
第一场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第二场考四书文一篇,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
第三场考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
第四、五场连考,主要考经文、诗赋、经文、姘文。
宗英答卷时牢记陆先生的教导,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写的时候注意格式和字数,不能有错别字和涂改。若非他提前对这些考试内容已精炼了无数遍,就不会有他在考场上答题时这般的有如神助。
宗英的出色表现引起了监考官的注意,他的考卷每场也被重点关注,并靠前被批阅。
每场他都顺利地拿到了参加下一场考试的资格。和他一同参加县试考试的同窗,考到最后一场时已所剩无几。
到了考试结果发布的这一天,宗英早早就去了书院,与同窗结伴一起去看结果。
宝妮和她娘在家中焦急地等待。
一直等到将近午时,远远起传来敲锣声,待锣声近了,又响起了鞭炮声。
宝妮先反应过来,跳了起来,催她娘:“娘,是我爹中了!快,娘快去开门,我去拿喜钱!”
宗英娘子怀抱着儿子,拉开门闩,打开门。
门前聚满了报喜和贺喜的人群。
“恭喜张娘子,永靖十三年奉州府锦县张讳宗英老爷县试头名,特此报喜!张老爷被县令大人和学政大人留下用饭了。”
宗英娘子喜得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宝妮拽了拽她的衣角,把喜钱包塞给她娘。
宗英娘子忙上前给报信的公差送上喜钱:“多谢报信!一点心意,请拿去喝茶。”
报信的公差接了,用手捏了捏布包,里面少说也有几大串铜钱、小一两的银子,心道这家还算懂事,又说了几句吉利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