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 章 重生之日(1 / 3)

加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前言

最近莫名其妙地羊了。

等待转阴期间在JJ找文看,在榜首连找了好几篇……

真真惨不忍睹,越看越看不去,这么差的文笔、这么幼稚的文思、这么不通的文理……怎么还能打在榜首?怎么还有那么高的点击?

那篇那篇还有那篇,能不能用点心写?真是看得偶火冒三丈连咳不止,能来篇像样的给看不?

算了,算了……还是偶自个写吧,一如开始写作时的初心:

写自己想写的,就当自娱自乐吧。

2022年12月28日星期三


  永靖十二年,风调雨顺。

位于碧海之滨的石头村亦是一派太平景象。

石头村背山靠海,盛产石材,往北越过山脉距离县城一百二十多里,往南距海边也不过五十多里。村里土地肥沃,盛产水稻高粱玉米,除了地里的出产,村民们上山能采石,下海可打鱼,是极易讨营生之所在。村里男女老少有八九百人,妥妥的一个远近闻名、生活富裕、人口兴旺的大村庄。

在这么个富足的地方,只要你踏实肯干,总不至于挨饿受冻。可偏偏就有这样的人家,硬是将自家的日子过得稀烂,张家二大爷这一房便是此间极品。

石头村里住着几个大户,张家是其中大族,家产殷实,人丁兴旺。张家在十年前太老爷去世时分了家产,由大爷一房继承主业并承任族长,张家二大爷、三大爷与大房紧邻而居。张家四大爷在省衙任督尉,还迎娶了上峰家的闺女,如今四房住在省城,已在省城立住,是族中的骄傲,也是整个村的体面。

留在石头村的张家一族住在祖上传下来的青砖大瓦房里,张家大爷和三大爷这两房都是会过日子的,家中欣欣向荣。大房兼管族里用房在前占了两排房,二房和三房在后各居一排房,几排利落规整的青砖大瓦房,远远瞧着端是富贵气派的紧,唯走进屋内方知二房是空有其表。

张家二大爷好吃懒作,却是最会生养的。他成亲早,十四岁那年娶妻崔氏,连生八子两女,如今成活下来的有六子一女。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二大爷现在的长子张宗英,他四岁时曾过继给省城的四大爷家,十五岁时又给还回二房,如今二十二岁已考过童生,正在县城书院读书准备参加县试,将来极有可能有出息的,在石头村里实属凤毛麟角,因着这个读书人的存在,平日里村里多多少少都给二大爷家留一点面子。

只不过,两月前张宗英的媳妇带着四岁的女儿和半岁的儿子搬出了二大爷家的青砖大瓦房,如今她丈夫张宗英还在县城读书,她却跟族长家借了间屋子独自一人拖儿带女搬出来,独自顶门过活。村里人闻讯后孰是孰非很是议论了些时日。

宗英媳妇陈氏长得白白净净,体态纤弱,跟村里大多外表粗鄙的妇人不同,她平日里头发和衣裳总是收拾的干干净净,说起话来温温柔柔,她从不与七大姑八大姨的闲扯,没事就待在屋里绣花做针线。宗英媳妇是县城书院教书先生的女儿,略微会些识文断字,时常还免费帮村里人读读书信,人缘口碑比二大爷一家强太多,所以偏帮她说话的不在少数。

有不知内情的议论宗英媳妇这是嫌弃婆家家贫,对二大爷一家知根知底的三奶奶替她鸣不平:“唉,宗英媳妇是个傻的,当初和宗英那小子成亲一门心思地想拉巴二爷一家。我早就预料会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宗英媳妇竟能忍耐五年之久。当年她低嫁给宗英那穷小子,就该留在县城里,她却傻了吧唧地从县城倒贴住进那么穷的婆家,那个家就是个无底洞啊,你们看看,她帮来帮去落个什么好了?是不是个傻的?”

有人附和:“可不,当初她整整八抬嫁妆满满腾腾的嫁过来,谁见了不赞叹二大爷家走了狗屎运,可你瞧她前儿搬出来时只剩了三口柜子,还轻飘飘的。”

“造孽呀,只怕二大爷家的老二宗杰、老三宗伟娶亲都吃的宗英媳妇的嫁妆,如今宗英媳妇自己有儿有女要养,宗英读书又耗钱,再不搬出来单过,只怕要被婆家啃得连皮渣都不剩。”

三大爷家的老二宗武媳妇插嘴道:“宗英嫂子搬出来时,二大爷发了好大的火,说谁都不许送!二奶奶还隔着窗户对外面吼,说:搬走了可别哭着喊着的再回来!啧啧,那家人最后还真的谁都没出来帮忙!一起住了几年,真做得出来。宗英嫂的家什床褥还都是宗文宗武宗军几个帮着搬的呢。”

三奶奶越听越来气,她跟二房妯娌一向处得不好,直接点了二奶奶的外号开骂:“啊呸!那小辣椒就会窝里横,老二在外吃喝耍钱败光家产她连个屁都不敢放,就知道欺负老实人,欺负宗英媳妇没娘家人撑腰。老二房里的农具,连家里用的剪子菜刀面盆原先要用时哪样不是舔着脸四下往外找人借,还不都是宗英媳妇进门后给他们置办齐的!还有宗菊那丫头,上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