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猜测与吵闲架(1 / 2)
无论乾泰殿内众人的心情如何,恐怕都不上此时正坐在凤撵上赶往乾泰殿的皇后汪氏来得激烈。
大约一刻钟前,正在梳妆的皇后接到曹安的禀报:“皇后娘娘,北域有急报,陛下正跟护国公商讨北戎大事,恐怕无法与您一同前往乾泰殿,请您先行一步。”
听到曹安这话,若是年轻时的皇后必然不依。皇后并不是元祐帝的原配妻子,她入府时是安王侧妃,原先的安王妃难产而亡,一尸两命之后,汪氏才被擢升为正妃。后来随着当时还是安王的元祐帝入主皇宫,这才做了皇后。
年轻时的皇后许是自卑于自己的皇后尊位来得不正,又或是看着高位妃嫔都有了孩子而嫉妒吃醋,因此每逢重大场合,她必定会等着元祐帝收拾妥当共坐御撵,结伴出席。年轻的元祐帝一门心思忙着施行新政,肃清朝野,对皇后的小心机并不在乎,或者说那时的他对宫里的人都不怎么在乎。
不过现在的皇后对这些肤浅的显摆已经不怎么关心了。她比元祐帝小了一岁,都是做人祖母的年纪了,虽然没有亲生子,但至少三皇子未来的子嗣在面子上也要称呼自己一声皇祖母。三十来年的宫中生活也足以让她明白,只要自己和承恩公府不谋逆,这皇后之位就很难被废掉。
“等等……谋逆?”皇后忽然想到哪里有一丝不对。
“护国公可出发了?”正在被宫人侍弄指甲的皇后扭头问向曹安。
曹安谨慎地答道:“护国公应当还在紫宸殿。奴离开时,看起来陛下与护国公商讨地正酣,看样子一时半会儿是结束不了的。”
皇后这才发现不对的地方。虽然皇后不怎么受宠,但好歹也与元祐帝做了三十几年的夫妻,自认为后宫中再无人比她更了解元祐帝。
虽然元祐帝不拘小节惯了,但他绝不是不识大体之人,怎么会允许护国公比皇后还晚到呢?况且今日朝中重臣皆在乾泰殿,若北域奏报十万火急,元祐帝断然不可能舍弃内阁大臣而与一位早已致仕,已多年不入朝的国公爷商量。
这件事若是传出去,可是会引起天下读书人口诛笔伐的!
不对,传不出去,现在除了元祐帝,皇后和护国公外,其余人都在乾泰殿。
可为什么元祐帝要把所有人困在乾泰殿呢?皇后估计,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发生导致元祐帝已然不再信任朝臣,甚至是内阁。元祐帝宁愿相信单枪匹马的护国公也无法信任朝中那么多的智囊,那只能说明这件事已然关系到很多官员。
眼下,能迫使元祐帝这样做的只有一件,三皇子传来的有关帝位的大事。
皇后稍加思索,便匆匆换装乘上凤撵疾速赶往乾泰殿。
她要尽快告诉兄长,不可轻举妄动,最好是不动。因为很有可能,元祐帝已经知晓了一切,而今日的寿宴正是打算将所有参与此事的人连根拔起,一网打尽。
另一边,紫宸殿内的元祐帝已经换上了绣有九爪金龙的玄色龙袍,头戴着金色冕旒,浑身上下散发出帝王威严,只是那隐藏在十二串垂落下来的珠串后面的神色无比严峻深刻。
元祐帝倒不是担心自己会输,而是百般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收手,因为一旦出手,二十多年的父子情分就全断了。
皇后其实只猜对了一半,元祐帝今日只带着护国公,并不仅仅是因为他只信任护国公那么简单。这更像是一种威慑,警告,明晃晃地告诉众人:“为啥朕只带着护国公?你们做了啥或者准备做点啥,不止你们自己心里清楚,朕也不糊涂。”
这也是一个机会,元祐帝给儿子们的最后一个机会。
若是他们能理解到自己带着护国公的真正用意,决心收手,那么元祐帝早就下定了决心当从未有过此事。
若是他们即使弄清了皇父的心意,还依然选择对皇父兄弟出手,那么元祐帝只好暂时放弃父亲的身份。到那时,他只是一个帝王,手握生杀大权的铁血君王。
若是他们压根儿就没明白元祐帝带着护国公是个什么意思,那么……
一想到最后一种可能,元祐帝就气涌如山,七窍冒火。
若真的是这样,那就是真的没救了,猪都比他们聪明,不对,把他们跟猪比都是在侮辱猪,没看见宋老尚书家的阿彘打小就聪明。
这边,皇后紧赶慢赶总算是到达了乾泰殿。
皇后的驾临并没有引起多少波澜,实在是这个皇后一向低调惯了,尤其是在她宫里的宫女生下老三以后,皇后就愈发沉寂下来。
只有悄悄接到皇后大宫女递来的纸条的承恩公冷汗津津,不动神色地用袖间的帕子擦了擦,又若无其事地吃起茶来。
哪怕承恩公的小动作再隐蔽,也瞒不过自带“异能”的宋老尚书。
宋老尚书分明看到了纸条,也清楚注意到承恩公的汗珠,暗自思忖道:“看来陛下已经准备妥当,三皇子今晚不会动手了!”还似是不经意般地说道:“来之前还担心今夜若有乌云飘过,耽误老人家我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