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3章 刺破天空的巨矛,76毫米高射炮!苏联的巨额援助方案!(上)(4 / 7)

加入书签

士兵们的旁边每天早上洗漱的时候也会和士兵们一起,那边也是警卫营的方向”

史迪威点了点:“我明白了。”

武汉。

统帅部。

常凯申很快就接到了楚云飞想要趁此机会多搞一些援助的想法。

并且在电报之中,他详细的阐述了其麾下各部队作战不易。

如此宝贵的作战经验不能够轻易的分享给美国人。

“猫教老虎,这上树的本事确实不能够轻易的交给他们。”

常凯申颇为感慨的点了点头。

略微思索了片刻之后,转身示意站在他面前的王世和:“这样,这件事交由子文跟进谈判,他喜欢和美国人打交道,就让他全权负责,你去跟他谈,我还是不要和他见面了。”

“是!”王世和点了点头。

宋子文和常凯申的关系此时尚未缓和,自然不好直接去让自己的“大哥”替自己出面谈援助这件事。本来常凯申就想着把宋子文丢到美国去专心替自己争取美国的援助。

眼下,刚好有这个机会。

云飞,也算是歪打正着

甘肃方向。

一辆辆的军车迅速在荒原之上奔驰。

原定。

这群苏联观摩团军官们会在兰州补充燃料后,再度飞往晋南的临汾机场。

但考虑到近期日军航空兵部队近期过于活跃。

他们只能够更换交通工具。

援助给国内的吉斯型号卡车此时成了他们最好的帮手。

观摩团之中的警卫们,痛饮一口烈酒,大吼着猛踩油门。

发动机声轰鸣,宛如野兽一般。

坐在副驾驶上的一名普通陆军中尉见此一幕只是眉头微皱,甚至并未出声提醒。

他的目光重新看向远方,有些出神。

刚刚从炮兵学院毕业的雅科夫朱加什维利听从慈父的意见。

选择成为了观摩团的一员。

作为一名普通的陆军中尉。

混杂在了观摩团之中。

他很好奇,一个被美国人观摩团称之为炮兵之神。

一个被各国媒体记者争先报道的东方战神。

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苏联军官观摩团的此行还算顺利。

他们绕道陕北,顺路去了一趟延安参观,而后南下。

最终乘船抵达运城地区。

在这里。

军官观摩团按照原定的计划,乘坐方立功为他们准备好的马匹。

率先前往运城参观。

此时负责接待这群苏联人的方立功也是有些疑惑。

此时的他正在运城负责骑四师的整编整训工作。

小三千号人的骑兵师,每一天消耗的钱粮都是天文数字。

这里面还有不少的烂账,梳理起来十分消耗心力。

楚云飞又给他丢了个大活.

好在没让方立功折腾太久。

第三天的时候,他们便离开了运城,北上前往长治地区。

接到消息的楚云飞。

此时正陪同着史迪威上校参观他们的训练场。

“这是我军的近距离作战,也可以称之为乡村巷战训练张,那边是手榴弹投掷点,这里则是训练的出发点我们将给予士兵们最大程度的贴合实战。”

史迪威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现如今各国的陆军方面其实具备较大的诧异。

就如同很多人认为“德国人天生就是好士兵”一样。

各国的武官并不是不了解德国人的军力。

其实恰恰相反。

很多国家对于战前德国人的小动作心知肚明。

至于为什么会演变成了后面的那番模样,这里面就说不清楚了。

如果从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表现来看。

英国人的战术战法行为颇为呆板,谨小慎微,在英国本土作战之时,他们顽强抵抗。

但在远东殖民地的作战时,他们的二线部队并不具备相应的战斗精神。

美国士兵则是会被批评过度的依赖物质因素。

没有足够的火力准备,他们就不会发起进攻。

这些说法不是没有道理。

但是在影响一场战斗胜负的。

往往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例如环境、领导力、装备、以及战术与训练。

尤其是训练这方面。

史迪威作为一名愿意和士兵们厮混在一起的指挥官。

他虽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但他能够从楚云飞的一举一动,以及相关的做法之中分析出楚云飞的建军思路。

从楚云飞所部的训练思路上面来看的话。

这支部队似乎并没有什么过多的经验和技巧。

“士兵的身体状况和受教育程度会对兵员的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

楚云飞强调道:“我的部队接受的就是在国内战场最为接近实战的训练,所以他们会在和日本人的战斗之中表现优异。

因为我们这支部队的建设就是为了对抗日本人。

如果欧洲爆发战争,我们在欧洲作战的话,我们面对的就是坦克、装甲车,大口径火炮,以及战斗素质更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