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4章 德械 美械运抵开封飞虎荣誉师临危受命!(2 / 4)

加入书签

曾在金陵沦陷,武汉阅兵之时,接受过常凯申的检阅。

其军容军貌,受到德国军官顾问团的高度评价。

各国武官纷纷认为这是一支非常精锐的部队。

除了重武器方面仅装备了十二门德国克虏伯山炮。

从数量上对比日军显得有些吃亏。

日军国琦支队的火炮数量是滇军六十军的七倍。

而随着战斗的进行,日军将会在这一地区投入更多的火炮数量。

双方的差距也会不断的拉大。

随着情报部门截获了日军在徐州地区的部署调整。

常凯申也不断往外掏家底子。

并且将李宗仁麾下唯一能够调动的重炮营配属给了卢汉所部的第六十军。

这个重炮营足足装备了十二门的150毫米德国榴弹炮。

射程可达一万九千米,全面压制日军的火炮。

是目前五战区唯一的一支能够调动的重炮部队。

这样的重型火炮唯一的缺陷就是太沉太重。

机动速度较慢。

炮弹数量也不算多,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价格太贵。

一枚炮弹的价格就要四十美元左右.换算成大洋(元)的话,就是一百二十块。

再换算成晋造六五步枪,那就是直接能买两支。

一个普通步兵师,装备的步枪数量,也就是三千支左右。

中央军的普通步兵师也在四千左右上下浮动。

一千发的炮弹,不要说是国产的步枪采购了。

哪怕是用来进口德械、法械步枪。

也足够武装四到五个步兵师出来。

正当楚云飞所部加紧整编恢复部队战斗力之时。

日军再度打到了台儿庄一线。

其进攻速度之快,火力之强大。

让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日军这次的进攻兵力远超之前,就连火炮的配置数量也是此前的两倍。

航空兵部队更是近乎不间断的起飞增运至一线。

阵地被日军的炮弹以及航弹摧毁的支离破碎。

事实上。

此时不管是李宗仁,还是常凯申。

心里面已经没有了战前主力决战的自信。

刚离开徐州,前往武汉之后的常凯申。

接到李宗仁汇报之后,想的是该如何保住这几十万的大军。

可眼下这个糟糕的局势,常凯申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

为了维持住津蒲北线的各部队不被击溃,分割包围。

常凯申又不得不增调其他部队,火速驰援前线,稳住战线。

按照李、常凯申两人的预估。

但应该逐步后撤才对。

新抵达徐州地区的生力军部队。

李延年麾下所属第二军,以及谭道源的第二十二军。

也被加强到了王仲廉军团,这个新上任的八十五军军长临时代理军团长。

自然不可能服众。万般无奈之下的常凯申只好将白健生直接派到二十军团去指挥作战。

让其指挥第二军、以及第二十二军,确保台儿庄一线的安全。

至于汤恩伯..本来还想着趁此机会戴罪立功。

但常凯申在这个节骨眼上面,顾忌军心以及各部队的士气。

并没有给他所谓戴罪立功的机会。

只是常凯申忽略了一个关键。

王仲廉不能服众没错,但李延年等人又怎么会心甘情愿的服从一个杂牌军出身的参谋副总呢

截至到楚云飞所部接到东进的命令之时。

在整个徐州地区,运河以北之地。

不到两百五十里的防线上面,堆积着足足二十万的大军。

这还是常凯申和李宗仁察觉到了不对劲,有意减少当下部队数量的缘故。

第一道防线则是台儿庄,移动的蒲汪,辛庄,戴庄,郯城一线。

北边是禹王山、方头山、艾山,南北劳沟建立起的第二道防线。

此时的楚云飞指挥部。

一众将领们聚集在一起,就徐州当下的最新局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孙总司令扎了个口袋阵,并且在生力军的支援下有机会发起全线的反击。”

方立功首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可就目前敌我双方的兵力、火力对比来看的话..这样的重任没有可能完成。”

“而且这些部队刚进入到徐州战场,尚且对日军的打法不算熟悉,加上日军此时的炮兵火力比较之前再度加强..徐州局势着实堪忧。”

钱伯均眉头紧皱,接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委座既然命令咱们前往鲁西作战,其根本目的大概率也是为了策应,抵挡日寇的南下。

确保徐州主力部队能够安然撤离。

只要我们配合好第三集团军孙长官、五十一于长官所部,抵挡得住日军金乡支队的进攻即可。”

“目前我军各部队均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整编工作,弹药齐整,炮弹充足,唯一有些可惜的事来自武汉的新一批补给在明天才能够运抵。”

“这批轻武器乃是美国生产的汤姆逊冲锋枪,材质合格,远超我们装备的仿造汤姆逊,若是能够换装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