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10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1 / 2)

加入书签

报社的编辑们犹如寻宝者初得珍宝,拿到李有福的稿子后,便沉浸其中,逐字逐句地认真研读。

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与一位智者对话。

读完之后,几位编辑皆被文中精妙的观点、严谨的论证所折服,不禁对这篇文章赞不绝口,那溢美之词犹如春日里的繁花竞相绽放。

起初,这些编辑们笃定地认为,能写出这般深刻文章的必定是哪位资深教授,那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岁月沉淀和学术打磨后的结晶。

然而,当他们的目光移到落款处,那简简单单的“李有福”三个字,却如同一道谜题,让他们陷入了困惑的泥沼。

在四九城广袤的学术天地中,姓李的教授不在少数,他们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各自散发着学术的光芒,可细细想来,却没有一个名为“李有福”的教授。

编辑们绞尽脑汁,将农科院中那些在农业科研领域辛勤耕耘的有名教授们在脑海中一一过筛,从专注土壤研究的专家,到精通作物基因的学者,没有一个能与“李有福”对上号。

他们仍不罢休,又把四九城声名远扬的几大院校里,在培育粮种方面建树颇丰的教授们逐一排查,犹如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寻觅珍稀的名贵中草药,却依旧毫无头绪。

无奈之下,他们再次将目光投向稿件上的地址:北平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九十七号院九号。

也许,这是一位行事低调、不愿袒露真实身份的教授,特意用了“李有福”这样一个无人熟知的陌生笔名吧。

编辑们心中虽有疑虑,但被文章的魅力所征服,最终达成共识:“不管他是谁,这般优秀的文章,这般先进的良种培育理念,理应让更多人看到学到。”

于是,他们雷厉风行地安排下去:“这篇文章,就定在后天发表!”

《科学通报》报社对李有福发表的这篇文章视若珍宝,极其重视。

第二天,报社内便如同繁忙的蜂巢,编辑们争分夺秒地进行校对工作,那专注的眼神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仿佛它们都是文章的关键音符;排版人员则精心设计版面,力求让文章以最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每一个段落的间距、每一个字体的选择,都经过了反复斟酌,如同雕琢一件稀世的艺术品。

终于,在第三天,李有福的这篇文章如同一只破茧而出的彩蝶,顺利发表了。

起初,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四九城的学术界激起了层层浪花,而后,这涟漪迅速扩散,最终在整个华国的农科界掀起了惊涛骇浪,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一时间,“李有福”这个名字如同神秘的咒语,在众人的舌尖上跳跃,所有人都对其充满了好奇,那好奇的火焰熊熊燃烧,蔓延至农科界的每一个角落。

各大科研机构、院校仿佛听到了集结的号角,纷纷倾巢而出,急切地打听这位“李有福”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们四处探寻,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如同饥饿的猎犬追寻着猎物的踪迹。

农科院的几位老专家,皆是业内的泰山北斗,他们自诩对农科领域的每一位专家学者都了如指掌,如同熟知自家珍宝的收藏者。

然而,面对“李有福”这个陌生的名字,他们却如盲人摸象,怎么也想不起来有这么一位“隐藏高手”,那紧皱的眉头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心中的困惑如乌云般笼罩。

报社这边,电话铃声更是如同夏日的蝉鸣,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每一声铃响都承载着一份对“李有福”的探寻与追问。

与此同时,一些嗅觉敏锐如猎豹的农业科技公司,也在这场知识的盛宴中看到了机会,他们一个个都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试图通过报社这座桥梁,与这位神秘的“专家”取得联系,渴望抢先一步与他携手,共同开发文中提及的新型粮种技术,那急切的心情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一场围绕“李有福”的风暴,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学术海洋下,悄然酝酿、蓄势待发……。

李有福就读的学校,宛如一锅沸腾的热水,率先热闹了起来。

李有福的班主任曹老拐老师,乍一看到报纸上那熟悉又陌生的“李有福”三个字,还以为是自己眼花看错了。

他使劲揉了揉眼睛,又凑近报纸,仔细地、反复地端详着李有福留下的地址——北平市东城区交道口街道?南锣鼓巷九十七号院,没错啊!这千真万确就是他的学生李有福的住址啊!

刹那间,他的脑海中如闪电划过,忽然想起上次在学校图书馆,李有福借阅了大量关于良种培育的书籍,而且在图书馆内,所有关于良种培育的书籍,都让他全部借去了。

让当时的他和校长见到都不禁侧目,心中满是好奇与疑惑:这孩子,怎么对这些深奥的书籍如此着迷?

曹老师手拿着这张《科学通报》发行的报纸,急匆匆地迈向校长的办公室,那脚步快得像是一阵风。

一进门,他便迫不及待地大声喊道:“校长,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咱们学校的李有福发表文章啦!”

校长听闻,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迅速从曹老师手中接过报纸,那双手微微颤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