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1 / 2)

加入书签

回到张家寨后,谢建华立即联系了农村农业部上报发现的疫情并将相关情况告诉了派出所所谓“僵尸”的谣言真相,并且将附近的确有古墓的事情一并上报。

狂犬病患畜去世后,狂犬病毒不会立即消失。

虽然狂犬病病毒暴露在常温空气中,几分钟就会失去活性。

但病毒在宿主体内可以存活一段时间,最终会随着宿主机体的分解而失去活性。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疾病,该病毒主要攻击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脑炎,并最终引发死亡。

但在宿主死亡后仍然能够存活,但存活的时间受到如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影响。

在适宜的实验室条件下,病毒通常在宿主死亡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可能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在自然条件下,由于尸体腐败以及外部环境变化,狂犬病毒的活性将逐渐减弱并最终失去感染能力。

这也意味着,在大多数情况下,狂犬病患畜去世后不久,病毒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一般来说,狂犬病病毒在病狗尸体上的存活时间大约为12小时。

病狗尸体中的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唾液和神经组织传播,而不是通过肌肉组织。

所以,即使狂犬病毒在病畜尸体上存活时间较长,也并不意味着接触到尸体就一定会感染狂犬病。

但是,如果像今天这样的情况,病毒存在动物的脑部组织之中,又在那样阴冷潮湿的环境之下,宿主死后病毒也是可以存活数十个小时左右。

对于狂犬病这样的高度致死性疾病,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如接种疫苗,并且避免与可疑携带者或动物接触。

而对于那个年代的乡村,最关键一步是需要做好狂犬病毒的科普。

谢建华连夜将收集好的动物脑组织带回兽医站,随即上级部门派人带回实验室。

经过几天几夜的紧张工作,实验室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化验结果显示,残留的动物脑组织中确实存在狂犬病毒的痕迹,而且与张家寨疫情中发现的病毒株高度一致。

这一发现,无疑为谢建华的推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但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

谢建华知道,要想彻底遏制疫情的蔓延,就必须找到病毒在自然界中的真正宿主。

他决定再次深入山洞,寻找更多关于那些小动物和狂犬病毒之间关系的线索。

这一次,他带来了更多的专业设备和其他乡镇兽医站同事。

他们首先对山洞内的环境进行了详细的监测,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

谢建华还细致地采集了山洞内其他可能的生物样本,如蝙蝠、昆虫等,以进行进一步的化验和分析。

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繁琐的工作,谢建华和他的团队终于发现了新的线索。

他们发现,在山洞的某个隐蔽角落,有一个小小的洞口,似乎是某种动物进出的通道。

众人决定沿着这个洞口进行追踪,看看能否找到病毒的真正宿主。

经过几个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走出了山洞,来到了一个山谷中。

这片山谷,是乱葬岗子。

是几十年前两母山土匪杀人劫掠,将尸体扔到这里埋葬,形成的乱葬岗。

黄鼬是一种夜行性动物,它们主要在黄昏和清晨活动,因此墓地等隐蔽的地方成为它们理想的栖息地。

黄鼬喜欢在柴草垛下、堤岸洞穴、墓地、乱石堆、树洞等隐蔽处筑巢,这些地方能够提供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

它的食性广泛,主要以啮齿类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其他小型哺乳动物、鸟卵及幼雏、鱼、蛙和昆虫等。

墓地等地方往往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尤其是啮齿类动物,这为黄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

此外,黄鼬善于奔走和钻越缝隙和洞穴,能够游泳、攀树和墙壁等,这使得它们能够轻松地在墓地等复杂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黄鼬的警觉性很高,时刻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墓地等隐蔽地方少人地广为黄鼬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

在这里,谢建华和同事们发现了一群数量庞大的鼬科动物,它们正在山谷中的一片坟堆上密密麻麻的小洞口抬头张望。

这些动物看起来与山洞中发现的尸骨非常相似,皮毛也是棕黄色的。

没错,这群动物就是常见的黄鼬,俗称黄鼠狼。

谢建华和他的同事立即对这些动物进行了采样和观察。

而且,它们其中的一部分违反黄鼬的常性,白天出现在山谷之中,它们的攻击性行为也与疫情中动物的症状相吻合。

至此,谢建华终于揭开了疫情的真正源头。

原来,这群黄鼬在生前就已经感染了狂犬病毒。

它们可能是在觅食或迁徙过程中,无意间来到了张家寨的山洞。

而张强家的狗,则可能是在山洞中啃食过黄鼬,从而感染了病毒。

为了彻底遏制疫情的蔓延,谢建华立即回村联系了相关部门,决定申请对山谷中的黄鼬进行捕杀和无害化处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