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5章 雍州,武功县(1 / 2)

加入书签

次日,周五,早朝!

八点刚至。

现在上朝时间比以前推迟了半个时辰,李世民从心底认同了苏尘所说:

‘没睡好觉,哪有精神操心国家大事!’

尤其是现在冬季,大臣口鼻中呼出的白雾清晰可见,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臣七点赶到皇宫,实属不易。

“启奏陛下,江南、河北两道上报红薯贞观豆收获,足亩产量皆有六十石以上。”

户部尚书刘政会手持一张纸,起身上前向李世民禀奏。

笏板已彻底退出于朝堂,笏板根据官员的等级不同,做工材质也不同。

有玉质、象牙、竹板和木板。

笏板的消失,对于一部分大臣来说是天大的好事,笏板不仅用来记录一些事项,在某些人手中还可以是打人的武器。

“好!有此高产红薯和贞观豆,朕相信大唐将彻底摆脱粮荒!”

李世民听得刘政会汇报,龙颜大悦。

“臣等恭贺陛下!大唐万年!”

群臣立即高呼!

玉米和花生还没有走出长安,只有庄园以及长乐大道沿途的几个村庄,少数百姓有种植。

“刘爱卿,火炕推广一事进展如何?”

李世民想起现在睡的暖炕,每日起床后懒洋洋的,打心眼里不想从炕上爬起。

所以早朝推迟了半个时辰。

“回陛下,臣会同工部所属在长安各县,均有建造火炕十余户百姓。火炕建造对工匠技艺要求不高,臣料想百姓自会相继仿造。”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感觉刘政会这做法没什么不好,而且还省事。

“嗯,如此甚好!”

随后李世民看向长孙无忌,“吏部!通令受寒严重北方州县官员,在各自辖区内尽快推广火炕。并将此事做为官员考核之一,明年安排御史台下州县查访。”

“臣,遵旨!”长孙无忌恭敬领命。

李世民扫视众臣,“诸位爱卿,可有事要奏?”

难得今日皇帝心情好,若是以往只需老王吆喝一嗓子: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哪用得上皇帝亲自出言询问。

“退朝!”李世民起身径直向太极殿外走去。

“臣等恭送陛下!”群臣起身躬送。

……

“太子可曾出宫去了?”

前往丽政殿的路上,李世民开口问道。

“回陛下,太子殿下与太子妃,已于辰时初离开了皇宫!”王德发恭敬答道。

李世民走路很快,每次老王都跟不上皇帝的脚步。

要小跑才能令他不至于落后皇帝太多。

绝对是缺少零件的缘故。

“那小子可有回信?”李世民嘴角淡淡一笑,李承乾写信内容李世民一清二楚。

昨天李承乾写好信,是交给老王安排人送去庄园。

王德发据实相告,“回陛下,苏侯看完信,只说了一句:浪费一张纸!”

“呵呵,像那小子的说的话!”

当时李世民就劝过李承乾,苏尘不可能会和他一起去武功县。

……不多时,李世民来到丽政殿。

“观音婢!”

长孙皇后与韦妃她们正聚集在一块织毛衣,长孙皇后听见李世民叫喊声,立即将手中毛衣丢到一旁。

只因皇帝三令五申禁止她再做针线活。

“恭迎陛下!”以长孙皇后为首,四人起身迎驾。

“不必多礼!”

李世民走上前去,扶起长孙皇后,目光向她们的座位上扫去,四个人五套针织毛衣工具。

“这是为何人编织的毛衣?”

李世民好巧不巧,拿起长孙皇后丢在一旁的半成品毛衣。

“陛下,这是臣妾为明达织的毛衣,臣妾保证今后不再织毛衣!”长孙皇后略带请求的表情看向李世民。

“观音婢,下不为例啊!”

李世民也发不起火来,看向其他三位皇妃,笑问道:“三位爱妃午膳留在丽政殿,如何?”

通常情况下,后宫妃子会有人负责传膳至她们所在宫殿。

有时李世民也会陪着一起用餐。

多数时候李世民都是在丽政殿,和长孙皇后一同用餐。

“谢陛下!”三人欠身行礼道谢。

“嗯!中午吃酸辣粉,每人两个煎蛋再蒸两盘腊肉!”李世民看向老王吩咐道。

如今酸辣粉不必再省着吃,上次采收红薯后做了一百来斤酸辣粉。

老王应声退出丽政殿,午膳时间还早先安排内侍御膳房备膳。

…………与此同时,

距离长安城约一百三十里处,同属京畿道。

雍州,武功县。

说来也巧,太子李承乾此次省亲目的地便是武功县。

官道上一大队人马正往长安方向,缓慢前行。

“阿大叔,在大唐境内已足足行进三十二天了,还有多久抵达皇城?”

被一位十二岁左右男孩,称为阿大叔的人便是阿塔那。

“三王子,明日或许便可进入长安城!”阿塔那终于有了一丝要解脱的感觉,一路上被这赵云问东问西,快要被烦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