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 20 章(1 / 4)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特别是陈莱森抓捕入狱的节点。
杀人犯?主角?
这太小众了,引得围观群众焦急大叫:
“这主角是先杀人,再拍的片,还是先拍片,再杀的人?”
先后顺序很重要,重要到能影响所有人对李司净的评判。
然而,没人回答。
毕竟是涉及杀人犯的作品,网络再神通广大,也通不到局子里去。
吃瓜群众急得到处挖消息,找人脉。
陈莱森的关注度越高,李司净的讨论度就越高。
幸好,这么邪门的一个人,从小在学校就是名人。
网络发达了,大数据推送了,名人的室友同学、学长学弟、学妹学姐拔刀相助,直接把当年的学校人尽皆知的内幕,发了出来。
“《月光》是我们学院房老师布置的结课作业,叫李司净那一届学生,以《月光》为主题,拍摄一段不短于十五分钟的纪录片。”
“李司净的《月光》拿了满分,也是房老师在学院授课以来,唯一的满分。”
“但是这片子除了房老师,没人看过。因为记录了杀人犯的抛尸过程,据说还有杀人犯的自白,所以就作为犯罪证据,上交警察,禁止公开了。”
前因后果是说清楚了,却炸得网络友满头问号。
“啊?杀人抛尸?大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还得杀人抛尸?”
“不是,没人看过那你们老师怎么就给满分了?奖励他成为战地记者,还没被杀人犯杀死的运气吗?”
震惊、质疑层出不穷。
《月光》已经取代了《村落》带来的后劲,变成了更高维度的骇人听闻。
热度越来越高,知道当年事情的人也越来越多,甚至有李司净的同学,发出了珍藏的照片,让大家看看眼界。
“房老师不是奖励性评分,他真的进去亲眼看过,还公开了自己对《月光》的评语[图]。”
带图消息,立刻成为各大讨论帖和评论区的热门,点进去能清楚看到房老师龙飞凤舞的字迹:
“李司净记录的月光,具有独特的意义。人性的善与恶,黑与白,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月光平等的照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房青川”
评语已经足够令人深思,房老师落款的名字,更叫人哑口无言。
房青川……
他拍摄的每一部电影,都演绎了中国人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发出了一个时代的声音,每一次的票房和奖项,都令人心服口服。
网上看热闹的大部分人,从小就是看着他拍的电影长大,对于这位“房老师”的名气,都是了若指掌。
然而,他真正出名的,还得是他成为各大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之后,公开发表的言论——
“以前我是导演,始终需要用谦虚谨慎的眼光,去学习别人的长处,来补足自己的短处。但我现在是评委了,肩负的使命不一样,承担的责任不一样,如果以后评价大家的作品,有说得难听的地方,大家一定要改。”
整顿电影,张口要改,房青川说到做到。
从那之后他很少点评作品,一旦点评,那是绝对的语言犀利,直击痛点,令小辈导演们战战兢兢,惶恐受教,也点到了观众心坎,让观众看得拍手称快。
大家都习惯了他嘴毒,批评新人导演过于浮躁,不懂扎根。
也习惯了他挑刺,批评老牌导演执着虚浮艺术,不懂民生。
没想到,他居然会在一个学生拍摄杀人犯的纪录片里,发出这样深邃惆怅的人生感慨。
他这咖位,能进局子亲自去看提交为证据的《月光》,轻而易举。
他这水平,能给出李司净的《月光》如此高的评价,更是引人困惑:
这《月光》到底记录了什么?能让房青川写出这样的评语!
甚至有人胆大的去问学校当地警方公众号。
喂?警察叔叔在吗?能不能把李司净的《月光》解禁一下?
真的很急很好奇!
“其实我也好奇,《月光》到底拍摄了什么?”
宋曦虽然躺在医院里,痛苦的养病,但并不妨碍他单手刷手机,紧跟时事。
“你要是有留底,给我瞄一眼也好,保证不外传!”
“没留底,也看不了。”
李司净放下探病的鲜花,帮他插在了床头花瓶里。
“当时我只想拍一晚上的月光交差,没想到会遇到抛尸现场,所以就跟对方聊了几句。”
轻描淡写,倒是把宋曦吓得不行。
“……杀人犯你也敢聊啊。”
李司净也没多说那个杀人犯,只是感叹道:“我也没想到《月光》上交警察之后,房老师会特地托人让他进去看看。说实话,我都准备重新拍了,毕竟拿不到选修课的分,没法毕业。”
能够这么平静讲述,换作外界怕是已经觉得李司净冷心冷血。
可宋曦了解他。
十几年的睡梦里,尽是残肢断臂,饱受凶杀和尸体折磨。
哪怕李司净亲眼见到有人分尸,心情估计也就那样。
也许他还会怀疑,是不是自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