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二章 无人问津(1 / 2)

加入书签

“杨总,非常抱歉啊,李经理他今天临时有个会议要参加,现在已经不在公司了,您看要不要换一个时间再来。”

杨守安在冰冷的接待室里足足坐了三个多小时,从脖子到腰背都已经僵硬了,却还是等来了甜美女助理假笑式的“道歉”。

“这已经是我第六次来了,每次不是有急事就是临时有会,你就给我个准信吧,李经理他到底什么时候能见我?”

杨守安满脸疲惫和无奈,他也知道面前的女助理只是个传话的,真正做决定的经理十有八九还在哪间办公室里待着,什么“开会”、“家里有急事”之类的都只是躲着不见的借口罢了。

“杨总,我们东方商厦所有的品牌入驻都是有标准流程的,如果您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直接去正常填报申请单就行了,真的没必要一直来找李经理的,这事情他做不了主。”

杨守安几次来拜访都是这女助理接待的,兴许是实在看着可怜,她竟也是动了恻隐之心。

左顾右盼确认四周无人,便俯下身子凑到杨守安的耳边,用极轻的声音透露了一点“内部信息”出来。

距离年头安茹服饰成立已经过去了四个多月的时间,期间周清茹废寝忘食,完成了三个系列,总共二十多套衣服的设计工作。

阿四的制衣厂那边也是加班加点,让第一批成衣早早走下生产线,堆满了康乐村里的两大间仓库。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谁能想到,在广州服装批发市场上顺风顺水的杨守安,却在开拓上海滩销路的时候遭到了当头一棒。

自从《纺织品与服装协定》被废除后,当时的杨守安和张叔他们就开始积极探索外贸业务的可能性,几年当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以及一批忠实的老客户。

所以在筹备安茹服饰之初,杨守安三人就已经定下了主要走国际化市场的发展路线,这也是最后选定上海来创立公司的原因之一。

但2008年末的全球经济危机却彻底打乱了安茹的部署,这场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海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刚刚才开始蓬勃发展的中国服装出口行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

2009年上半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金额和数量同比分别下降了10%和13%。

大量的从事服装生意的外贸公司被迫倒闭,市场需求锐减,同业间的竞争已经到了近乎惨烈的地步。

所以当安茹逆着环境大踏步地迈入市场后,杨守安发现他们费尽心思设计生产出来的这些衣服,不光光是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找不到外贸订单,哪怕是以前知根知底的老关系们也都表示各有各的难处。

原本公司最大的底气和安全垫失了效,三人组自是有些“手忙脚乱”,幸好这时慕慧娴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为了应对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国政府于20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计划在2010年底前总计投资四万亿资金用于包括建设保障、农村建设、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灾区重建、企业减负等多个领域。

慕慧娴敏锐地从这一政策中捕捉到了未来两年内市场风格变幻的方向,外需减弱就提振内需,同时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加强居民的消费能力。

而这种宏观上的调整反应到服装行业,就代表着国内的整体市场容量将在短时间内飞速扩充。

所以慕慧娴强烈建议杨守安他们把目光从外贸业务上收回来,转而想办法用最短的时间把安茹品牌的服饰铺到最容易让上海本土消费者们看到的地方,抢先一步占据新扩容出来的市场份额。

这个主意说起来很复杂,实际操作起来同样难度不小。

但创业哪有容易的事情,确定好新的思路后,杨守安一头扎进了上海的大街小巷。

他选择的方法和当年在广州帮制衣厂打天下的时候几乎一样,先是筛选出符合安茹品牌调性的消费者群体,根据这群人的偏好找到合适的大型商场或是商业街,然后就是逐一上门陌拜,介绍产品并且洽谈代销或是专柜设立的合作。

这套逻辑在五六年前的广州是被杨守安反复验证过的,而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凭借着优秀的口才和真诚的人品,他接连拿下了包括沙河南城、万佳等一系列商场的订单。

可当他依葫芦画瓢用相同的方法去试水上海的大商场后,却发现事情并不如所预想的那般顺利。

首先制衣厂当时做的是批量代工生意,而安茹现在要做的是原创服装品牌,两者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代工的服饰只考验质量和成衣速度,而全新的自主品牌却需要讲究知名度、市场接受度、可持续性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加之虽然只过了几年的时间,但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消费者对于品牌的重视度远远超过广州,尤其是像汇金百货、东方商厦、梅陇镇广场等等年轻人较为聚集的大型商场,根本就不存在将安茹这样一个新兴品牌纳为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所以女助理和杨守安耳语的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