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秦鸢眼中的宁行舟(1 / 2)
也就是那一天,秦鸢在十几岁的年纪,第一次与宁行舟有了交谈。
春日的百花之中,京城的闺秀赏景吟诗,好不快活。秦鸢也喜欢这些游戏,不过自己与这些千金们并不相熟,所以就独坐在含苞待放的石榴花旁。
石桌上有几本书册,秦鸢拿起来看时,发现是自己读过的史书与兵法:
“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
再往后看,书册上面消散又俊逸的笔墨写着注评。秦鸢还没看清文字的内容,自己的身后就传来一声轻笑:
“我说这几本书怎么找不到了,原来在姑娘这里。”
秦鸢回首,就见到殷红热烈的石榴花下,白衣的少年站在那里,像是山涧清泉、天上明月。
而这个时候,秦鸢也反应过来眼前人是谁,她连忙行礼:
“小国公安好,是我失礼。”
那时的宁行舟,笑容干净,眼神中却有着赤子的热忱:
“姑娘如何失礼,是在下遗漏书籍在前、打扰姑娘在后,若要道歉,也是在下道歉才对。”
说着,他们两个对面而坐,一起在花下和微风中攀谈。越聊下去,宁行舟越是惊喜:
“姑娘不仅精通诗书,还读了这么多史籍和兵法,真是令人惊叹。”
这样的夸赞,让当时还情窦初开的秦鸢难免红了脸。她微微偏过头,不去看宁行舟的眼睛:
“小国公谬赞。”
宁行舟合上了书页,阳光透过石榴树叶的缝隙照在他身上,看起来那样温暖和纯净:
“还不知道姑娘是哪位大人家的千金?”
秦鸢颔首:
“家父是东宫洗马,秦安正。”
从那以后,梁国公府就经常举办女眷们会参加的宴席和踏青,次次都会把帖子递到秦府。
而京中人也因此传言,梁国公府这样邀请女眷,定然是因为小梁国公马上就要到议亲的年纪,老夫人是想在京城闺秀中寻一个好媳妇呢。
谁也不知道的是,每次梁国公举办的宴席上,秦鸢总会在没人的角落读书。而宁行舟也会趁着母亲不注意,偷偷溜到秦鸢身边。
从一开始,宁行舟经常说:
“每次与秦姑娘畅谈,都格外愉悦,姑娘真是我的知己。”
再到后来,他渐渐变了对秦鸢的称呼:
“阿鸢,我家的石榴树已经结了不少果子,要我派随从去送给你一些吗?”
两个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可偏偏双方都是守礼的人。
他们就那样坐在一起,看着眼前的景物——或是湖水,或是枫叶,或是飘雪。长此以往,秦鸢和宁行舟坐在一起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
心也越来越近。
“阿鸢,你似乎很喜欢枫叶。”
听着宁行舟的疑问,秦鸢伸出手来,将枫叶举在眼前:
“对啊,枫叶红得耀眼、热烈,人生若能如此,也是一桩美事。”
宁行舟没有转头,仍然看着面前的红枫树:
“若是日后成婚,我一定会将婚期选在枫叶最红的秋日。”
秦鸢一愣,她看向宁行舟,发现少年的脸上有一抹不明显的绯红。
她也就确定,这个自己曾经仰慕的少年将军,真的就要成为自己相伴一生的夫君了。
心中的喜悦难以压抑,秦鸢脸上带着笑,轻轻点了点头:
“那婚期就是明年深秋了,日子可不远。若你现在不提亲,到时候可能会很仓促。”
那样聪明的宁行舟反映了很长时间,终于确定下来:秦鸢这是答应了嫁给他。
少年连忙站起来,脸上藏不住笑意:
“好,我这就让我娘去提亲。”
“不……我明日就进宫,求陛下给我们赐婚!”
自从得了宁行舟这样的保证,秦鸢满心喜悦地期待着。
她坐在窗前,想象着有一天,宫中的内官拿了圣旨前来,向全京城的人宣告:
她秦鸢,即将是宁行舟的妻子。
京城中规矩严,未婚男女之间私下往来终究不妥,所以没有人知道她和宁行舟的关系。因此,兄长有一次无意间在秦鸢面前提起:
“刚才听外面的人说,宫中传出来消息,陛下最近有意给小梁国公赐婚呢。”
秦鸢一听这话,心中泛起一阵甜意。可她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心思,于是状若无事地询问:
“是吗,真是个新鲜事呢。”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秦鸢越发觉得度日如年。她想着,她马上就可以见到宁行舟的媒人上门,马上……
可她马上等来的,是宁行舟无情的诀别:
“皇上已经赐婚我与镇北侯沈氏。”
“曾经的话你只当是我的戏语,还望你寻得良人……”
那一刻,秦鸢似乎坠入了冰窟之中。
她不敢相信自己刚才所听到的,沉默良久,才哑着声音问:
“都要成亲了,就不要开这样的玩笑。”
宁行舟垂着眸,秦鸢能看到他的睫毛在动,就连身体好像也有微微的颤抖。
可是下一刻,宁行舟就抬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