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入西康(1 / 3)
朔风夹杂着刁斗声,在营账外肆意裹挟着。营账内,萧允昇一身铁甲,对着几名军将不住在地舆图前指点着什么。
一名将领叹息:“这一役,我们损伤过重,如今看来,只能请求朝廷增兵增将了。”
萧允昇沉默半晌,没有答话。
李庚道:“增兵或许可以,可是增将,殿下未必肯用。”
萧允昇还是闷声不语,不时,有人来报:“殿下,外面有人要硬闯军营。”
萧允昇身边的大将姚鲁瞪大眼睛,问:“谁?是哪个混球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那士兵应道:“一共来了三个人,其中一个自称罗鸿,一个自称罗鹄。”
萧允昇一听这两个名字,三步并作两步,往辕门走去。走到辕门,果然见到罗鸿罗鹄站在萧允晏的身后。“九弟,你怎么来了?”
“我怎么不能来。”萧允晏应了一声,便自顾地往里进。
萧允昇跟了上来,将他带到自己的营帐,才道:“九弟,你怎么来前也不通知我一声?”
萧允晏却没理他说的,只问:“你是怎么回事?那次我让你带兵回去,你带了没有?”
萧允昇道:“没有,因为我知道,太子不会同意我这么做的,这样会陷他于不义。”
萧允昇的话又让萧允晏陷入了自责,他跌坐在地,道:“是,是我害了他。”
“九弟,你不要再自责了。从任九篱在他府中搜出那两本书开始,太子就已经决定走上这条路了,一切都跟你无关。”
“六哥,给我些兵,我想上战场。”
“九弟,你如果真的是诚心来投身军中,那我自然是欢迎你。可你现在一切都只是为了逃避,这个时候我不会让你带兵上战场的。”
“我怎么不诚心了?你我小时候都是同一批师傅所教,我早就想来,只是当初因为太子在京中,我想守护在他身边。如今他走了,我留在京城也没什么意义了。”
“怎么就没有意义了?九弟,你还是没有冷静下来,这个时候我不会给你兵力。奔波了那么些天,你先好好休息几日再说。”
与此同时的永安城里,梁帝显得异常焦躁,不时,任九篱进来,梁帝忙问:“有消息了吗?”
“陛下,臣去了霁王府,霁王殿下的王妃们都不知殿下去了哪里。臣也去了会仙楼,杨鹤、许长君他们也是自从太后入葬后便没有见到殿下的踪影。不过,霁王身边的罗鸿和罗鹄也是跟殿下一起不见的,想来,他们二人跟在殿下身边。”
听了这话,梁帝原本悬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任九篱又道:“陛下,臣虽无霁王殿下的消息,但却有另外的收获,臣已经发现了四鸿的行踪了。”
“哦!他们在哪里?”梁帝显得有些不敢置信。
“他们如今就在鸿儒客栈,臣遇到他们的时候,他们说卦象显示那两本书已重现于世,更是在京城方向,所以便入京了。”
“卦象?”梁帝一脸不可置信,又发问:“既如此,那之前为何就没能占出这两本书置于江流之处?”
任九篱回道:“回禀陛下,当时臣也不信他们所言,也是这么追问的,他们说:此前十几年来,他们只能查探出那两本书位于煞气过重且不见天日之处,所有一直未能探得详实。臣跟他们说了,那两本书如今在陛下手中,他们主动要求见陛下,如今正在宫外等候。”
“哦,快快,快请他们进来。”
四鸿的到来似乎令这千言殿一扫连日来的阴霾,梁帝为表诚心,特意出殿相迎。几人执手回到殿中,梁帝当即拿出《七问》和《九辩》,交到四鸿手中。
四人细看了一番,竟一时涕泪交替。其中最为年长的调弦子道:“回禀陛下,这正是先师的手笔。”
“确认无误?”梁帝似乎还有点不敢相信。
“确认无误。”四人异口同声地回了一句。
梁帝似乎一时不敢相信事情竟能如此顺利,“这么说,这回朕能将你们留在身边了?”
调弦子满脸愧色,“陛下,实不相瞒:草民等当日故意在京中设坛,无非是给自己造一个声势,再借助天下之力,将这两本师傅的遗书找出来。如今,书已找到,我们所愿已了。”调弦子说罢看了另三位师弟,几人眼神交会,顿时心领神会,齐声道:“草民愿留陛下身边,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梁帝听他们应承地爽快,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沉默了片刻,见他们四人一个个面容笃定,当即也不再生疑,只道:“你们四人当年一人一篇《策论》,让朕为之眼前一亮。这四篇策论,无论哪一篇都足可入中书省、尚书局。”
调弦子道:“中书省已有杨大人,尚书局也有许大人,他们都是文臣中的贤者,士人心目中的鸿儒,我辈望尘莫及,又岂敢相提并论。这一路来时,我们四人便已决意留在京中,任凭陛下差遣。只是,我等皆出身草野,自在闲散惯了。近年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