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旧制革新,风波渐起(2 / 3)
将士们出生入死,若因新政而寒了心,可如何是好?”徐达皱着眉头问道,他的表情严肃而凝重,仿佛肩负着千钧重担。我耐心解释道:“徐将军,军事制度变革是为了让军队管理更加规范,后勤补给更加高效。如今大明虽已初定,但边疆仍有隐患,唯有打造一支更精锐、更有序的军队,方能保境安民,将士们的功勋也才能长久稳固。”徐达沉思良久,微微点头:“先生所言,徐某会仔细思量,但将士们的担忧,也望先生能妥善解决。”
而朱元璋也并未坐视不管,他开始采取一些强硬手段,对一些公然抵制新政的官员进行警告与惩处。这一举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引起了更大的震动。一些官员开始惶恐不安,而另一些则更加坚定了反抗的决心,朝廷上下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犹如一艘在狂风巨浪中失去航向的巨轮,随时可能触礁沉没。我望着这混乱的局面,心中暗自叹息:“这革新之路,为何如此艰难?难道真的是我错了吗?”然而,内心深处那股对大明江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驱散了我心中的迷茫与动摇,让我坚定地继续在这荆棘丛中前行,哪怕遍体鳞伤,也绝不放弃。
在一次朝会上,矛盾终于彻底爆发。一位老勋贵站出来,言辞激烈地弹劾新政,列举了一系列所谓的“弊端”,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我挺身而出,与之针锋相对,逐点反驳他的观点。我的声音在殿堂内回荡,清晰而坚定:“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不便,却忽视了大明的未来。新政虽有挑战,但机遇更甚。若因循守旧,大明如何能在这乱世之后迅速崛起,如何能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我的话语让一些大臣陷入沉思,但也有部分人依旧不为所动。
此时,李璐菲在府中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自己的善良与亲和力,与一些大臣的家眷交往,试图从侧面缓解他们对新政的抵触情绪。她常常与夫人们品茶聊天,轻声细语地讲述新政可能带来的好处,比如改善民生后,市井更加繁荣,她们的家族生意也会随之受益。“姐姐们,先生推行新政,也是为了这天下的太平与繁荣。如今虽有些许不便,但长远来看,定是好事。”她的眼神真诚而动人,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这黑暗的纷争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政在一些地方开始初见成效。某地的新税制实施后,虽然一些富户抱怨税收增加,但普通百姓的负担却有所减轻,民间的商业活动也更加活跃。消息传到朝堂,我趁机向众臣宣扬:“诸位大人,这便是新政的意义所在。虽触动少数人的利益,但却造福了万千百姓,大明的根基在于百姓,百姓富足,国家方能昌盛。”然而,反对者们却认为这只是个例,不足以证明新政的正确性,争议仍在继续。
在这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决策、每一次对话、每一场纷争,都如同决定大明命运的砝码,在历史的天平上摇摆不定。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平衡各方利益,还要引导大明走向正确的革新之路。而李璐菲的陪伴与支持,如同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在我疲惫不堪、几近绝望之时,给予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和信念。
日子一天天过去,朝廷的风波并未平息,反而愈演愈烈。一些地方官员在执行新政时出现了偏差,导致民怨滋生。原本支持新政的一些清流官员也开始动摇,他们担忧新政会引发社会动荡,影响大明的稳定。我心急如焚,亲自前往各地督查,纠正执行中的错误,同时向百姓解释新政的初衷。“乡亲们,新政是为了让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若有官员不法,我刘伯温定当严惩不贷。”我在乡间奔走,不顾路途劳累,只为重新赢得百姓的信任。
在朝廷内部,政治斗争也日益复杂。以李善长为首的一些旧臣,与年轻的革新派官员之间的矛盾逐渐公开化。他们在朝堂上互相攻讦,各执一词,都试图争取更多的支持。我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一方面,我理解旧臣们对传统制度的留恋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了革新派的热情和对大明未来的憧憬。我试图调解双方的矛盾,提出了一些折中的方案,但双方都不肯轻易妥协。
在一次深夜的密谈中,李善长找到我,言辞恳切地说:“伯温,你我都是为大明效力多年之人,你应该知道这新政若是操之过急,会毁了大明的根基。我们这些老臣并非反对革新,只是希望能稳妥一些。”我看着他疲惫而忧虑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善长兄,我又何尝不知其中的风险。但时不我待,大明若想在这乱世之后迅速崛起,必须有所变革。我们应共同寻找一个平衡之法,而不是互相争斗。”
与此同时,边疆传来了一些不安的消息。一些残余的敌对势力听闻大明内部纷争,蠢蠢欲动,企图趁机侵扰边境。这让朝廷的局势更加雪上加霜。朱元璋紧急召集大臣商议对策,朝堂上气氛凝重。“如今内忧外患,诸卿可有良策?”朱元璋的声音中透着一丝疲惫和焦虑。我站出来说道:“陛下,当务之急是先稳定边疆。可派遣得力将领率军镇守,同时加快新政推行,增强国力,以应对外部威胁。内部则需各方放下成见,共同为大明的稳定而努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