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章 初见蓝玉(1 / 2)

加入书签

“陛下有旨,你明日代陛下出城迎接凯旋大军,燕王与大军随行,命你同道衍高僧交谈,将心得写在日记里。”

两个清倌人穿着清凉,楚楚可怜,二虎却视若无睹,面无表情的传达圣意。

“等会儿,我是御史,又不是礼部官员,怎么让我去迎接?”

周宣莫名问道。

“此乃陛下之意,不得违背,告辞。”

二虎丢下一句扬长而去。

“拆了人家的门,也不留下银子赔偿,锦衣卫如此嚣张,当心我弹劾你!”

周宣气不打一处来,二虎这一脚,把兴致都给踹没了,让清倌人离去之后,才开始回味圣旨。

“道衍高僧?”

“姚广孝!”

周宣猛然想起,姚广孝出家之后的法号就是道衍,朱元璋让他找的人,可以说是大明第一聪明人。

对于姚广孝此人,周宣并没有太多了解,偶尔看书时扫过几眼,这个人虽然出家,却有很强的名利之心,历史上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正是此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历史上唯一一次地方战胜中央的靖难之役,姚广孝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后更是修著了传世之作永乐大典。

除此之外,周宣对他的了解就没多少了,不知老朱让自己去找他,到底有什么目的。

“不会老朱预测到此人会怂恿燕王造反吧?”

周宣仔细一想又不太可能,朱元璋手腕强硬,若发现苗头,会直接派锦衣卫拿人,不需要他这个文臣前去。

“算了,不想了,明日去了便知。”

周宣打了个哈欠,倒头就睡。

一觉到了天亮,周宣洗漱之后,前往御史台点卯,却见刘基正在等候。

一众御史窃窃私语,本以为周宣背叛文臣集团,中丞大人训斥之后,还得上书弹劾,可现在的情况似乎并非如此,没见中丞大人见到周宣之后非常客气吗?

“这个武夫的走狗,为何得中丞大人青睐?”

“不知道啊,莫非他有不为人知的背景?”

“哼,还不是投靠了勋贵,中丞大人才会给他三分薄面?”

“诸位年兄,我听闻周宣行为不端,时长出入风月场所,不如参奏他一本如何?”

“呸,亏你想得出来,你我谁没去青楼消遣过,弹劾他不就等于弹劾自己吗,猪脑子!”

“年兄说得是,我等乃是饱读诗书之人,前往风月场所不过是雅致而已,怎可小题大做?”

“我听说最近翠红楼又来了几位貌美如花的清倌人,晚上不妨同去。”

“妙极妙极,为兄做东!”

在这群不太要脸的御史议论时,刘基将周宣带入屋内。

“本官一早收到万岁严旨,不可上书弹劾勋贵,你可知是何缘故?”

刘基疑惑问道,昨日才和周宣商议过,当下应缓和文武关系,今日便有旨意,这让他不得不怀疑周宣能直达天听。

锦衣卫无孔不入,当初好友宋濂家中邀客,第二日朱元璋便询问此事,宋濂照实说了,朱元璋才笑呵呵的拿出一张图来,上面连每个人坐在什么位置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后来宋濂致仕以后,才知贴身管家竟是锦衣卫总旗,一早被朱元璋安排入府,以做监视。

刘基开始怀疑周宣是万岁安插在御史台的耳目。

“此事下官不知,不过万岁给下官一道旨意,要下官出城迎接凯旋大军。”

刘基错愕,朱元璋最忌讳的便是锦衣卫和在外将领勾结,显然周宣不是锦衣卫,不过更为好奇,让御史去迎接大军,于理不合啊。

“既然是万岁交代的差事,你去便是了。”

“中丞大人切莫有任何行动,等下官回来之后再作商议。”

周宣临走前特意叮嘱,朱元璋肯定看过日记了,要怎么对待蓝玉,却无从得知,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以免矛盾激化。

自御史台找了匹快马出城,行了大约三十里,官道上烟尘滚滚,旗帜如云,远征大军已至。

周宣打马上前,相距百步时,军中两骑飞马而来。

“止步!冲阵者格杀勿论!”

骑士身披染血盔甲,刀锋雪亮,厉声喝道,百战余生的气质尽显。

“在下御史周宣,奉陛下旨意前来迎接大军,劳烦两位禀报凉国公。”

骑士见周宣身穿官服,虽心中疑惑,还是前往中军禀报。

片刻之后,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蓝玉来到军前。

第一次见到蓝玉,周宣就知这人喜好张扬,那身黄金打造的盔甲着实扎眼。

当朝第一猛将,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压迫感,蓝玉并不算高大威猛,一双虎目却令人不敢直视,脸上满是倨傲之色,眉宇间仿佛带着怒气。

“下官周宣,拜见凉国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