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真正的江湖人(1 / 3)
见老瞎子把那仅仅只是蘸了一点点酱油的小石头夸得好比龙肝凤髓一般,尽管我知道那东西不过就是沾了酱油的石头,能好吃到哪儿去,不要说和龙肝凤髓相提并论,只怕都不如街边卖的油条豆浆好吃。
可架不住心里头好奇啊,当时我就缠着老瞎子,非要尝一尝那小石头的味道,结果和我猜测的如出一辙,那只是沾了酱油的石头,可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头就是觉得有点失落。
当时我还很纳闷,这么难吃的东西,为什么老瞎子能吃的这么津津有味呢?难道是因为就着二锅头的缘故?
带着这样的心理,我又厚着脸皮跟老瞎子讨了一口酒喝,结果除了辣嗓子眼儿之外,半点堪比龙肝凤髓的滋味都没有。
那会我刚跟着老爹到潘家园,正是十四五岁狗都嫌的年纪,时间也着实过去了太久,我记不太清楚当时我说了些什么,也不记不太清老瞎子说了些什么。
只记得老瞎子最后摸着我的脑袋说了一句:“小娃娃,这石头、酱油这二锅头,虽然比不得龙肝凤髓,可这是我堂堂正正不偷不抢不坑不骗赚来的,吃着啊心里头得劲儿,吃的踏实吃的心安,所以它就是这人间最美味的东西!”
往后很多年,我不太理解老瞎子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和潘家园里头其他人一样,觉得老瞎子这人奇怪。
明明倒腾古玩这行当,玩的就是阅历、眼力和嘴皮子,你能靠着这三样东西,把一块钱的东西卖上一千块的天价去,那是你的本事,潘家园里头绝对没人会说你什么不是,反而会客客气气的称呼您一声爷。
可老瞎子,他倒腾古玩,就跟菜市场卖白菜似的,明码标价,甚至于比菜市场卖白菜,还要来的敞亮。
老瞎子这么倒腾古玩,无疑是坏了潘家园的规矩,一开始啊很多潘家园里头因为老瞎子坏规矩,而被耽误了生意的倒爷气不过,没少去找老瞎子的麻烦。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就是,潘家园老北门那旮沓,有个陕北口音的外乡人,带着一个祖辈传下来的陶瓷枕头来潘家园出手,当时老瞎子呢,就正巧在老北门那边练摊儿。
那外乡人大概是看老瞎子白发苍苍,面容算不上和善,可也绝对不是那种贼眉鼠眼,一看就很奸诈狡猾的嘴脸,便是先找了老瞎子,想把手里头的瓷枕让给
老瞎子。
老瞎子呢,接过那瓷枕上手摸了摸,又搁在鼻子下头嗅了嗅,就一五一十的告诉那外乡人,那是一个唐玄宗时期的唐三彩瓷枕,而且还是大户人家用的玩意儿,做工考究,上头的花纹也很精美,大概让出去能卖多少钱,他呢能给多少钱,他自己要从中间赚多少钱。
老瞎子这人倒腾古玩,从来都是那样,一五一十告诉人家,从来不会说半句假话。
只可惜,这人虽然是万物之灵长,天生就有个聪慧的脑袋,可这人也是最容易被自己欺骗的,不然也不会有一句老话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
老瞎子呢是一五一十,把那瓷枕的年头来历有什么门道,包括市面上这东西让出去能卖多少钱的行情,都告诉了那外乡人。
可惜,老瞎子的实诚,在那外乡人看来,反而是成了老瞎子想要故意给他设套,想要坑他骗他的铁证。
老瞎子呢,也不气恼,因为古玩这一行当本来就是如此,就是不懂行的小白,也知道这行当里头水深,像是老瞎子在这样,一五一十没有半点藏着掖着来做古玩生意的倒爷,想不惹人生疑,只怕都不太可能。
自己的实诚,被人当成想要设套坑蒙拐骗的证据这种事儿,老瞎子不知道经历了多少次,可他却从没改变过自己的做事风格,也从没想过去改。
最后那生意没谈拢,那陕北口音的外乡人把老瞎子当成了骗子,抱着瓷枕又去找了当时在老北门练摊的其他几个倒爷。
那几个倒爷一看这是一条大鱼,那玄宗时期的唐三彩瓷枕,让出去可绝对大有赚头,便联合起来,设了个狐狸扣给那外乡人钻。
狐狸扣,原本是啊北方猎人,设在林子里头用来套狐狸的一种陷阱,那种陷阱啊,是用一个皮囊,里头撒上鸡蛋鸡毛,在皮囊入口处弄纵横交叉的两根皮带,这狐狸嗅到鸡蛋、鸡毛的味儿,就会忍不住往里头钻,可这一钻进去啊,那皮囊就会开始往里头缩,因为吃不到那鸡蛋,偏偏那鸡蛋、鸡毛的味道儿对于狐狸来说,又具有致命的吸引力,于是那狐狸就会拼了命的往里头钻,等那狐狸吃到了鸡蛋,想要往回退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晚了,那皮囊的口子不会封死,可却会变得很小,或者说整个皮囊都会缩小下去,就像是一件外衣,死死地套在了那狐狸的身上。
狐狸呢能挣扎,可因为四肢都被束缚住了,压根跑不掉。
至于为啥猎人们会弄出这狐狸扣的门道,那是因为旧时候,这上好的狐皮,特别是银狐皮、火狐皮,一直都是达官显贵、富家太太们争相追捧的好东西,价格自然也就贵的离谱。
可这皮毛啊,要是在狐狸死后剥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