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喜葬(1 / 2)
于宁清有些害怕的走到叶枫的身边,想抱住叶枫,但是碍于姒涵在场,却是不好意思,只能是让自己的身体尽可能的靠近叶枫。
“你是于家村的吗?”叶枫问道。
于宁清点点头,“对,我在滨海工作,这次是回家探亲。
但是下班天色太晚了,我也没打到车,我男朋友今天还出差了,所以稀里糊涂的上了那辆车。”
“是么?”叶枫皱了皱眉,“那你没有发现坐反了?”
“坐反了?”
“对啊,因为我们上车的时候,那车是前往滨海方向的啊。
你上车的时候,应该是出滨海方向的吧。”
于宁清叶枫愣了愣:“我不知道……我是路痴……而且那车太闷了,我上车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叶枫无奈的摇摇头。
不过于宁清倒是提醒了自己,那灵车很可能是在这条线上循环往复的跑的。
不停的收集魂魄,到底是为何?
现在叶枫有些后悔,还不如问一下那灵车司机的。
不过那灵车司机也只是具尸体,也不一定知道什么。
“走吧。”叶枫道。
“我不敢……”于宁清听着那时远时近的唢呐声,有些哆嗦的回答道。
“没关系,可能是哪家的老人喜葬了呢,是好事。”叶枫耸耸肩回答道。
“天师哥哥,葬礼本身就是人死了,还分喜葬什么的吗?”姒涵有些奇怪的问道。
于宁清也是一脸疑惑,人死都死了,怎么还是喜葬呢?
欢天喜地送人死?
叶枫看两人感兴趣,一边带着两人向前走一边解释道:“喜葬又被成为白喜事,最早这个词是出于清朝杨静亭的《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清稗类钞》“丧祭类”载:“喜丧”,
“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
老北京人谓“喜丧”是“福寿全归”。即全福,全寿、全终。此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全福指的是生前自家门内确系“螽斯衍庆”,人丁兴旺,形成一大家族。本身是大家族的家长,甚至已被尊为祖者
全寿指的是亡人满八九十岁,甚至突破百岁大关,最低也须超过古稀之年。年纪越大、越老,越符合“喜丧”的条件。故其全称为“老喜丧”。
全终亦称“善终”,意为圆圆满满地结束了一生。民间以为,死者生前积德行善,广做功德,临终则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无疾而终”,自然老死。此即被视为“喜丧”的根本条件。
当然也有例外,就是我们道家对于生死之事,看的更加淡然,比如一代道门大家庄子在《庄子·至乐》记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
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我们的祖先早早的就知道了这个道理:生命本是一个循环,一代又一代来回穿越在生命之河。
说文解字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再曰:阳,“高明也。”
《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案:高者,天也;明者,日也。生就是阳,死就是阴。
《
道德经》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生和死是每个人不能逃避的命运,生死相依。“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未死”。
《庄子知北游》“生尽谓之死”。
《韩非子解老》“死者,人之终也”。
生死是喜是忧。其实也不这么重要了。
喜事用红色,但是丧事有时不是用白色的,也会用红色。那就是喜葬。”
叶枫说完,两人全都懵了,姒涵则是拍着手说天师哥哥你也太厉害了吧,这都知道!
于宁清则是弱弱的问道:“您是一名学者?”
“呃……算不上……这是我们道家的一些基本知识罢了。”
“您是道士?”于宁清惊呼道。
“怎么了,很惊讶?”叶枫看向于宁清。
“不不不……”于宁清连连摆手,“您别误会,我只是很少见到这样的职业。
或者说,见到您这样真正博古通今的道士……”
“现在天下之内,假道士太多了而已,你对道士有些误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