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2章 乡村教育(1 / 2)

加入书签

王祥云对关幼霜说:“关老师,这位是咱们教育局李局长。”

“李局长,您好。”关幼霜礼貌道。

“关老师,请坐。”李峻峰和颜悦色地示意她坐下。

王祥云帮关幼霜倒水。

李局长开门见山:“关老师,中考成绩已经出来了,正在二次核对中,晨阳中学这次考得非常好,300多人,近100人上了600分,这成绩非常罕见,我打听过,听说最后这段时间是你带着学生复习是吧?”

关幼霜点了下头。

“自学成才,非常了不起。虽然我不知道当初你为什么会中断自己的学业,但教育局非常重视您的才能,希望你能调到县城的教研室工作,这样你可以在教育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关幼霜微微一笑,道:“李局长,我非常感谢您和教育局对我的认可和信任。但是,我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李峻峰有些惊讶,问道:“为什么呢?教研室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比乡村中学要好得多,而且你会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己。”

王祥云把水放在关幼霜面前,说:“关老师,机会难得,你可要三思啊!”

“谢谢。”

李峻峰继续说:“关老师,教育局需要像你这样有才干的教师来推动县里的教育发展,我是真诚希望你能加入。”

“李局长,我知道教研室的工作环境确实很好,我也明白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但是,刺绣厂才刚建立,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

“刺绣厂?”

王祥云解释道:“李局长,关老师在他们村子建了家刺绣厂。”

“这么说,你不打算在教育领域发展?”

关幼霜点了下头,说:“您也看到了,这两年天干物燥,农民收成不好,很多不得不去外地打工,辛苦不说,也顾及不到孩子,孩子们的家庭教育普遍比较缺失,我就是基于这个考虑才修的刺绣厂。”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在教育方面有天赋,就这样放弃太可惜了。如果你能继续待在教育行业,一定能做出不菲的成绩的。”

“李局长,说个冒犯的话,我觉得教育局并不重视乡村中学,就比如晨阳中学吧,教师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明明每年都有从师范院校毕业的新老师。”

“你说得对,是有这个情况,年轻人都不愿意去乡村,去了也待不久,削破脑袋想留在城里。”

“那李局长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年轻教师不愿意去乡村学校呢?“

“乡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确实艰苦,有些地方连水都没有。另外,城里确实发展机遇要更多一点。“

关幼霜点了下头,说:“乡村的孩子并不比城里的孩子差,从这次中考成绩就可以看出。

但是因为你们只看重一中二中等一些学校,所以导致乡村中学的老师心灰意冷,不认真教书。

还有一点,有些教师是通过关系进来的,能力和态度都不够好。“

“那你有什么建议吗,关老师?“

“首先,我们需要改善乡村教师的待遇,不仅仅是工资,还包括生活条件,比如,提供更好的宿舍和生活设施。

其次,建立公平透明的招聘和晋升机制,要通过公开招聘,让真正有能力、有热情的年轻人能够进来,并且有明确的晋升通道,让他们看到希望和未来。

最后,我们可以建立一种激励机制,比如设立乡村教师奖,表彰那些在乡村教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树立榜样,激励更多人投身乡村教育事业。“

李俊峰认真听着,频频点头。

他还从来没听过哪个教师对乡村学校提过这样的建议,就像关幼霜说的,他们根本不重视乡村中学。

这也不能怪他。

整个桐县下有七八所乡村中学,但每年的中考和高考上线率还比不过一所二中,更别提百年老校一中了。

为了留住生源,这些乡村中学都不允许本校中考考生报考其他学校,而,本校的分数线通常都能比一中分数线少七八十分。

就这样,还有很多学生考不上高中。

当然考上也没啥用,就在学校多混了三年日子而已。

这些年来,这些乡村中学,考上大学的寥寥无几。

简直烂泥扶不上墙。

久而久之,他们索性也不管了,除了每年摸底考试给几套试卷,其他时候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但他们没想到,今年中考,竟然出了“晨阳中学”这一匹黑马,震惊了整个教育局。

如果按照600分比率来算的话,几乎都赶得上一中了。

简直是奇迹。

他还一度以为是阅错了卷,还让两位老师重新复核了一次。

确认无误后,他又联系了晨阳中学的陈校长,这才知道了关幼霜的事。

陈校长也说了,关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