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计委召开企业负责人会(1 / 2)
接下来就是由计委牵头,召开各公社主管企业的领导和企业办负责人会议。
会议首先要各公社主管企业的干部汇报情况,从汇报的情况看,县里的乡镇企业主要是以加工业为主,搞销售方面的乡镇企业主要分布在县际、省际交界的公社。比如有的把本地的水果、干货适时收集起来,卖到其他县或是省外,然后换回本地需要的不同物品的。这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刘家场靠近五峰的公社,他们把本县的多余的大米、皮棉弄到山里去,换回来茶叶、红糖、烟叶和中药材等物资,这样就做到了互通有无、互利互惠。
还有的像北边离沙市近的,就把那边街市上能集中买到的时新家用物品,批量买来在集体的摊位上出售,这样可以让不能出门的社员群众买到供销社没有的小商品。
当然还有像枝江县那边来卖化肥的,那就只是悄悄地双方协商进行买卖,根本不敢公开,因为这是属于国家计划内的物资。是不是还有买卖其他国家计划物资的,公社主管干部就不很清楚了。关兴心里想,既然有人买卖化肥,那就有可能有人买卖农药、柴油之类的东西了。
提到乡镇企业之间的纠纷也是大大小小都有,可是还没有像两河口那样闹出伤情来的。即使是有矛盾大家都只是隐忍着,怕把事情闹大了出麻烦,因为毕竟只是提倡发展企业,究竟哪些行当是可以搞的,哪些是不符合政策的,谁也说不清楚。大家只能是闷声不响地见事做事而已,因为国家计划管制的门类太多了,说不定哪天就可能犯了国家政策,你还不知道呐。
马副主任听取了汇报以后,就对汇报的内容进行了简短地总结。说明我们县里乡镇企业发展还是沿着正路子在走,但是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开办的行当,大家还可能有顾虑,怕违反政策不敢去开办。现在大家有哪些想法,有什么疑虑请把它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解决。
这下会议就进入了第二个环节,那就是提设想、说顾虑。这些方面企业办的负责人就有话说了,比如有的说:“我们是搞粮食加工的,如果社员群众有多余的粮食,我们能不能收一下,再拿到集市上去卖?”
有的说:“我们企业有人在外面联系了业务,如果获得的利润比较大,能不能给联系的人分一点成?”
还有的说:“我们有个企业申报的是搞建筑的,后面也参与搞鞋帽袜子的买卖,这算不算投机倒把?”
像这类问题,归结起来有十几条,关兴都一条条把它写在了本子上。
提到设想那也有不少,但是最要紧的一个问题就是涉及到政策问题。比如社员在县里集体做事的,可以叫亦工亦农,他们拿的是县集体发的工资,有的给生产队交了一部分钱,再记工分,有的可能就没有交,社员群众觉得不合理。那么在乡镇企业做事的社员,能不能像他们那样也发工资,当作亦工亦农呢?
生猪是统购统销的一个方面,如果生产队的统购任务完成了,能不能把多余的生猪拉到其他地方去卖呢?
供销社是专卖生活物资用品的,如果企业从外地进来一些与供销社同类的生活用品卖,算不算违法犯罪呢?
关兴一边记录一边在想,这些问题大多集中在国家计划和统购统销的范围,确实是既存在又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叫下面负责的人也不好办。如果是以前突出政治的时候,动不动就抓你的小辫子,那就无处申冤了。
第三步就是讨论,马副主任要求参加会议的人,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从实际出发说说各自的想法,要求畅所欲言。
这个时候大家谁也不说话了,因为以前多次运动都有教训,谁说得多谁就可能犯错多。
关兴在这个时候就放下笔,开了头,说:“刚才大家提到怎样对待国家计划和统购统销政策的问题,虽然现在上面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是我觉得还是要用理论检验实践的办法来解决。”
他这样一讲,大家都看着他,不知道理论是什么,实践又是怎样的。
关兴就解释说:“上半年我到北京党校学习,学习最重要的理论文章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任何真理都要受实践检验,如果符合实践标准的那么它就是真理,不符合实践标准的它就是错误的。”
“那么这个观点与我们办乡镇企业有什么联系呢?能不能解决我们提出的问题呢?我想只要我们明白了这个观点,而且还会运用这个观点的话,什么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大家听着仍然不明白,关兴就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你西斋公社有个生产队养猪很好,而且完成了统购任务,那么多余的猪肉以前就只能是各家各户到腊月做成腊肉是不是?如果你哪个企业能够把这些多余的生猪或是腊肉收集起来,运到其他缺少猪肉的地方销售,这是不是符合实践需要的呢?既然是实践需要,又不违反国家计划,那是不是就是对的呢?我们就可以说,这件事是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
关兴这样一说,大家就基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