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9章 皇帝会玩啊(1 / 2)

加入书签

群臣不反对皇帝对军制的初步改革,是建立在目前的局势对皇帝有利、外廷反对的理由不够的基础之上的。

昭贵妃武贵妃那两位能打,而且在战场上的确打出了威名赫赫,人家有这个资格被授予从二品将军的军衔。

群臣更关心的,或者说他们的核心利益所在的地方其实是三品即以下军官的任命。

张昊很狡猾,根本没有在今天谈人事工作。

他只求顺利将新军衔制度推行下去。

从九品下到正一品上这是官品,大司马大将军是军衔,官品和军衔先分开来,这有利于后期战争时期更灵活的提拔军官。

当然,也适合将军中不达标的老派军官、跟不上战争形势需要的军官安置在朝廷,减少他们对军职改革和军事斗争的抵触情绪。

于是张昊接着介绍自己的规划:“正三品的武将,目前有征字号大将军,资历老的是正三品上,资历浅的是正三品下;从三品的武将,也只有镇字号大将军和征字号将军。朕看着很别扭,这些军职应该是功能性职位,不能用来作为军衔。”

群臣果然警惕起来。

他们都明白皇帝这句话里的意思,难道他想调整现

在的一部分官员?

张昊没那么愚蠢也没那么贪心。

他环顾群臣吩咐:“即日起,恢复前朝前后左右中五方将军作为正三品军官军衔,以羽林将军、伏波将军等功能型军官职位作为从三品的军衔使用。”

张宇明白了,这是要随时随地更方便的使用人才。

举例来说就是,皇帝看好一个资历浅的将军,想让这个将军去担任镇守一方的重任,于是,这个人哪怕只是刚进入将军序列的壮武将军或者忠武将军,甚至只是将军和校尉的分水岭偏将军,那也能将这个人提拔到镇西将军或者镇北将军的地位上去。

这倒是方便对外战争的一个设置。

于是张宇表示赞同。

柳无双和苏先更没有反对意见。

于是,正三品军官军衔便变成“前、后、左、右、中”五个,资历最深的当然是前将军,资历最浅的也就是中军将军。

从三品则有羽林、伏波、荡寇等十几个不同名称的设置。

这有人就得说了,这不是弄的更复杂了吗?

是啊,是好像更复杂了,可你在战争年代不弄的复杂一点,天才军人几次战争就可以从基层军官升到三品以上的将军,这对他

们不好,对大局也不好。

多设立一点名称,再天才的人也得走完程序,也就给张昊腾出了因为军官升迁而造成的矛盾的时间了。

接下来就不必说了,正四品上的壮武将军,正四品下的忠武将军,从四品的偏将军裨将军,这是校尉军官和将军的分水岭。

将军之下,五品军官一般都是统领禁军一营部队的校尉,负责地方一郡镇守的都尉,但六品军官也被称之为校尉。

七品及以下军官,官方名称太杂乱,有的衙门称之为牙门,有的地方叫做军头,还有的地方干脆称之为太尉。

太尉,那可是朝廷不可或缺的职务,张昊考虑军制改革也没有动这个官职。

那可是三公之一,相当于国朝的参谋总长,名义上的六军之首。

这一次张昊对这方面也做了统一的改革部署。

“偏将军和裨将军之下,禁军之中对应统领一营的营将,地方郡对应征兵镇守的郡都尉。这两个都要确定为羽林校尉,正五品上;之下副营将副都尉,确定为虎贲校尉,正五品下。”

“从五品校尉到六品校尉,分别设置为典军校尉、折冲校尉、鹰扬校尉。对应禁军团一级主将

、地方都尉副手。”

“七品,禁军为百人将,地方驻军为编练。”

“八品九品太尉府商议,就这样吧。”

张昊三下五除二将自己的设想全部说完,看着群臣让他们建议。

这还建议什么?

皇帝没有动核心的人事问题,就名称上的设置这还需要什么建议?

最核心的昭武将军,那也是两位贵妃自己打出来的官职,谁能说什么?

苏先和柳无双没话说,张宇也不反对,这件事基本上就这么确定了。

可兵部那边有点意见。

兵部官员是文官还是武将啊?

如果是武将,那得给三品的军衔。

如果是文臣,怎么保证兵部队军队的有效的控制和监督?

还有御史台,有专门负责军中纪律的官员,这算是文官还是武官?

梁良对兵部的想法很赞同。

张昊笑道:“这就需要接下来深入讨论了,你们不是经常说关系到人事任命,就不能随便决定吗,而且如今我们还要面对门外的那么多的一批官员的责问呢,这件事就不要考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