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皇家书院的创立(1 / 2)
随着疫病得以控制、朝廷稳定逐渐恢复,新君开始着眼于更长远的国家建设。他意识到,国家的繁荣不仅依赖于当前的治理,还需要培养一代代有才华、有道德的栋梁之才。为此,新君决定创立一所皇家书院,作为国家人才的培养中心,选拔并培养优秀的年轻人,使他们成为未来的中坚力量。
新君将这项重任交给了萧澈和苏晚,希望他们能够将书院办成一所汇聚才俊、启迪智慧的学府。两人深知书院的意义,决心将书院办成一所集学识、品德与实践为一体的教育机构。
书院的规划
萧澈与苏晚经过详细的讨论,拟定了书院的规划方案。首先,书院不仅教授传统的儒学经典,还将增加农学、医术、工艺和兵法等实际应用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其次,书院将设立“品德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敬业、仁爱的品质,为百姓服务。
书院的招生将采取公开考试的方式,不论出身贫贱与否,只要具备才学,便有机会入学。这一决定在朝堂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一些保守派官员认为书院应只限贵族子弟,以保持皇家书院的尊贵。但萧澈和苏晚坚持认为,唯有招收天下英才,方能为国家培养真正有用之人。
新君最终支持了萧澈和苏晚的主张,宣布书院将面向所有百姓开放,让更多有才之人有机会为国家效力。
师资的选拔
为了确保书院的教学质量,苏晚亲自负责师资的选拔工作。她邀请了京城和各地的名士学者,举行了严格的面试和考核,不仅考查他们的学识,还注重品德和教育理念。苏晚认为,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关心学生的责任感,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最终,一批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名士和学者被选为书院的教师。苏晚还邀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担任书院的教务顾问,以确保书院的教学内容始终符合朝廷的教育方针。书院的师资力量强大,让许多百姓对这所新学府充满了期待。
书院的开学仪式
皇家书院正式落成后,新君亲自出席了书院的开学仪式。大批学生和家长齐聚书院,仪式隆重而庄严。新君在致辞中强调了书院的教育宗旨,勉励学生们要牢记“学以致用,为国为民”的初心,并希望他们在书院中刻苦学习,努力成为未来国家的栋梁。
苏晚在仪式上宣布了书院的校训:“仁、义、礼、智、信”,要求学生们不仅要增长知识,更要以道德为本,做一个正直、善良之人。她勉励学生们珍惜在书院的学习机会,将来为国家和百姓贡献自己的才华。
学生们在新君和苏晚的激励下,纷纷立下誓言,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负朝廷的期望。开学仪式后,书院的各项课程随即展开,学生们在优质的教育资源下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
教学中的创新
皇家书院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有传统的文史课程,还有许多创新的实践课程。苏晚提议开设农学实验田,让学生们亲自参与种植和管理,了解农业生产的过程。她认为,唯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明白农耕之辛劳,也能更好地理解民生。
在军事课上,萧澈亲自担任教官,为学生们讲解基本的军事战略与战术。他强调,学习兵法并非鼓励战争,而是为了在国家需要时,能保护百姓和家园。学生们对萧澈的教学充满敬佩,认为他不仅是勇猛的将军,更是一位谦逊的师长。
书院还设立了专门的辩论课,鼓励学生们就时政和学术问题展开辩论,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这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学生中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大家纷纷表示,书院的课程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皇家书院的影响
皇家书院的创立在京城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百姓和士人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这所学府将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一些外地的学子甚至不远千里前来求学,希望能在书院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随着书院的声誉不断提升,一些保守派官员的态度也有所转变,开始承认书院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他们逐渐意识到,书院不仅培养了知识分子,也培养了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对国家的长远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百姓的支持
书院的设立和开放招生的政策让许多平民家庭的孩子有了受教育的机会。百姓们对朝廷的政策充满感激,认为新君真正关心他们的未来,给予了他们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许多贫困家庭省吃俭用,为孩子们准备学费和行装,鼓励他们在书院中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书院的门前,许多送别的家长们流下了欣慰的泪水,他们相信,孩子们在朝廷的关怀下,必将成为国家的栋梁,为家乡带来光荣和繁荣。
在书院的第一批课程结束后,苏晚与萧澈站在书院的校门前,望着一批批充满理想的学子,心中满怀欣慰。苏晚轻声说道:“每一位学子都是国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