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山村血案(1 / 2)
听着斥候的话,朱高燧眼前一黑,差点当场晕倒。
镇江府是燕军的物资转运枢纽。
一旦镇江府被明军攻陷,正在攻略苏杭的燕军,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失去了后勤和补给。
如果燕军势如破竹,那么可以利用富庶的苏杭之地来补给军资。
但如果燕军遇到了顽强的抵抗,整个大军可就完了。
心乱如麻的朱高燧看了看身后的战船,心中升起一个懦弱的念头。
明军势大,自己肯定是打不过的。
干脆现在也别上岸了,直接坐着战船顺流而下,然后找个安全的地方徐徐图之。
想到这里,朱高燧大声喊道:“众将士,随我上船,我们一起去苏杭之地,增援我父王的大军!”
战场的燕军自然知道朱高燧打定主意要逃走了。
——现在燕王大军还不知道在何处,朱高燧带着所剩无几的战船去“支援”?
恐怕朱高燧直接从海路返回北平还差不多。
但现在兵败如山倒,说什么都是多余了。
镇江府的燕军本就所剩无几,朱高燧一逃走,剩下的士兵立刻投降了。
至于镇江府北岸的守军,只有区区不到两千人。
第二天明军战船逼近北岸,仅仅是一轮火炮轰击,便让那些杂牌燕军土崩瓦解。
许多溃逃的士兵流窜到了庐州附近的山野村落,带来了无数劫难。
……
三日后,庐州北面的一个小山村。
山外征战不休,但这个偏僻山村的百姓,依然过着平静的日子。
村民们以采药、烧炭、狩猎、砍柴等行业为生,过着清苦的生活。
相对于普通的大明百姓,这些山野之民善于使用弓箭、斧头,民风极为彪悍。
正因如此,这些村民没有慌慌张张的加入逃难的队伍。
少年李旷今年十六,父亲是村里的一名猎户。
李旷虽然年少,但他天资聪颖,在父亲的指导下练得一手百发百中的神箭。
少年到了娶亲的年纪,可是李家不算富裕,所以一直没能成家。
这些天,村外不断传来战乱的消息。
好在山村里目前还算平静,燕军原本兵力就不多,而且兵贵神速,所以没有顾及这个偏僻的小村。
昨天,偏僻小村来了几个难民。
逃难的百姓说,有溃败的燕军正在搔扰地方,镇守庐州的官兵吓得闭门不出。
李旷颇为好奇,在人群外面听着那几个难民的诉说。
“听说换了皇帝,现在的官兵厉害的很啊!”一个难民叽叽咕咕的说道:“咱们的大明皇帝,据说得了刘伯温大人留下的天书,能够呼风唤雨、平地惊雷!他在南京城借了北风和天火,一把大火烧掉了燕军数万精锐啊!”
“后来朝廷的兵马顺江而下,在镇江府与那些逆贼激战!”
“天子啊,那可是天子,他直接召唤大江里的龟蛇二将,天雷的声音十里之外都能听见!一夜之间,燕军就全都掉进水里喂了王八!”
“那帮逆贼守不住镇江,就逃到庐州这边,现在他们见人就杀,你们还是赶紧离开这里避难吧!”
听到难民们带来的消息,村里的人有的开始了逃难,有的则是不舍得离开村子。。
李旷的父亲李宇晨考虑过逃进庐州或者是大山里,但李旷的母亲体弱多病,眼下染了风寒正在卧床。
父子二人商议片刻,决定还是留在村子里照顾她。
村子里留下来的百姓还有老老少少近百人,李旷父亲颇有人望,他四下走动,召集壮丁凑出了一支十五人的民团。
民团壮丁每天在村子附近的山上瞭望,如果发现有燕军过来,就敲响铜钟发出警报,以便村民们赶紧逃进山里去。
村民们不是不知道兵凶战祸的危险,但穷苦百姓们终究还得过日子。
山里的百姓没有多少土地,现在是夏秋之交,家家户户都没有什么存粮。
只有每天不停的辛勤狩猎、砍伐、采摘,村民们才能维持生活。
第二天清晨,李旷背着他的牛角弓上山了。
这张牛角弓是父亲送给李旷的大礼,用牛角、铁胎、韧木构成,弓力强,箭矢劲道十足。
在山里走了一会,李旷猛然听到咣咣的锣声。
锣声响了两下就停止了。
过了片刻,李旷发现村子里升起浓浓的烟雾!
少年丢掉装猎物的竹篓,他撒腿狂奔,朝着小村跑去。
道路狭窄,荆棘在李旷的脸上、胳膊上划过,留下一道道渗血的伤口。
但心急如焚的李旷已经顾不上这些小事情了。
李旷飞也似的跑到村子口,听到村子里传来惨叫。
李旷弯着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