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炼钢铁(1 / 2)
在御书房里,悬挂着南京附近的江防图。
各种斥候得到的情报被一一汇报,然后用细针把不同颜色的标记扎上去。
朱允熥皱眉看着墙上的地图,心里并不乐观。
铁铉的三万淮安军南下之后,整个江北已经没有多少忠于朝廷的力量了。
即便有些忠臣能够死守一些州县,但对于整体的战局没有什么意义。
朱棣消化了江北的力量之后,实力只会比从前更强。
铁铉在大声讲述着眼下的情况:“全部兵马有四万五千余人……粮食尚可……最缺的是兵器和战马……眼下至少需要生铁熟铁六十万斤……”
听到这里,朱允熥愣了一下。
六十万斤铁?
折算一下,也就三百吨铁吧?
中型卡车载重十吨到十五吨,二十车也就装下这些铁了。
若是这些铁摆在仓库里,一个小型仓库都足够了。
可是看铁铉这货的表情,左脸写着“为难”,右脸写着“棘手”。
似乎他需要的不是六十万斤铁,而是六千万两银子。
朱允熥向铁铉等人呢询问了一下,不禁重重拍了拍脑袋。
虽然朱允熥知道现在的科技不能与后世相比,但是完全没想到会差那么多。
六十万斤钢铁,可以说是非常非常难以完成的。
比如北平,一年产铁三十万斤。
三十万斤说起来很多,但是武装一个合格的士兵,就需要最少十斤到三十斤优质的钢铁。
这样平摊下来,整个北平的产铁,也仅仅能够装备一万多精兵。
更何况这些钢铁,还要供给民间的铁锅、农具、菜刀、车马等各种使用。
所以燕军的钢铁,一开始的时候是入不敷出的。
直到后来以战养战,燕军的铁器才算是好了些。
而南京城这边在用铁方面同样捉襟见肘。
比如南京最重要的物资供应地江南,此地没有经历太大的战乱,眼下有人口九百万,一年产铁则不到三百万斤。
平均下来,江南西道的百姓,每人才不过三两铁器!
江南这种鱼米富庶之地尚且产不出多少铁,更别说大量供给军队了。
而且军队的用铁,还不是一次性装备完了就万事大吉。
刀枪因为砍杀会折断、损耗,所以需要修补和重铸。
甲叶子的铁片也是会损失的,同样需要修补。
除此之外,箭镞的损耗,火枪的损耗,可以说到处都要用铁。
朱允熥一开始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
因为朱允熥在皇宫,打的是最富裕的仗,铁甲、铁炮、火枪、兵器,都是样样管够的。
在装备充足、火药箭矢管够的情况下,明军又占着皇宫的地利,自然是打得燕军哭爹叫妈了。
现在一看铁铉的淮安军,朱允熥才知道明军的装备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过了片刻之后,朱允熥缓缓开口:“铁的事情不用担心,放手去挖铁矿就是了。”
众将不可置信的看着朱允熥,心想就这么简单?
朱允熥指着地图说道:“吉山有铁矿,冶山也有铁矿,凤凰山也有铁矿,速速派人开始挖掘。”
“汤山有硫磺矿,而且是优质的地表矿,立刻派人去挖掘。”
“把现有的铁锭集中起来,我要制作兵器。”
吉山距离南京七十里,冶山距离南京一百五十里,凤凰山距离南京八十里,汤山距离南京六十多里——这些地方都离着南京很近。
但事实上,除了冶山有铁矿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外,其他地方并没有开发矿产的先例。
如果这些地方真的有矿,为什么以前工匠们丝毫不知?
朱允熥不耐烦的挥挥手:“我说有矿就有矿,派人去挖就是了……反正路程不远,原矿全部拉回来,我亲自指导那些笨蛋冶炼。”
说着,朱允熥一脸鄙视的晃了晃手中的宝剑:“怪不得这些‘神兵利器’都能削铁如泥,砍个生铁有什么稀罕的?”
随着一道道命令发出去,民夫和工匠纷纷动身,去南京城附近的几个矿山挖掘。
这些地方距离南京很近,两三天就能往返,所以特别的便利。
在这两三天时间里,朱允熥带着泥瓦匠、冶炼师,在南京城的郊外建了几座高炉。
在华夏的古代有熔炉,但却没有出现朱允熥现在制作的工业高炉。
工业高炉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在高炉中熔化铁矿,那些渣滓沉底排出成为炉渣,而上好、没有杂质的铁水流出到低炉的模具中,成为熟铁甚至是精钢。
虽然原理简单,但是如何利用燃料的温度,如何保证冶炼的密封和火候,就不是古代人可以掌握的了。
朱允熥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