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危险的信号(1 / 2)

加入书签

夏至已至,汴京也到了最美的时候。

汴河两岸,杨柳依依,风姿卓越的妙龄女子和王孙公子互相悄悄地观察着对方。

热闹繁华的马行街,各种摊贩把街道围堵的水泄不通,依然和一百年前没有太大的变化。

但不同的是,大宋人的精气神已经有了太大的变化,以往各国商贾来汴京,尤其是契丹等国的客商,往往都受到最惠国待遇。

而今,这样的情况再也不会出现了,不管是哪国商贾,纳税、交牙钱这些程序一样都不能缺。

其实除了汴京之外,凡是大宋比较繁华的都市,几乎都活跃着各国商贾的身影,他们在这里能够收购到这个世界上最为精美绝伦的瓷器,还有美轮美奂的丝绸。

对于他们来说,往往收到就是赚到,只要贩运到各国,都能够卖出高价。

大宋的铜钱也几乎成了各国商贸流通的通行货币,信用度极高。

因为版图的原因,大宋长江以南的对外商贸主要走的是海路,但以北已经逐渐被陆路商贸占据。

河西商道的马路交通网络虽然没有做到四通八达,但也完成了州府一级的贯通。

能够做到这个地步,大宋已经再次创造了奇迹。

交通网络的发达,让西域各国商贾来大宋贸易变得非常便捷,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滚滚的财源。

边境之地不停新建的榷场,已经不再

局限于时段,几乎从早上开始变要忙碌热闹到深夜。

当然,因为周边良好的配套设施,各国的商贾根本不担心住宿吃饭的问题。

除了正规的榷场外,在人口聚集地带,还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少小集市,只是大宋的市场管理本来就比较规范,加上蔡王赵似坐镇西北,只要关子、标子、关引之类的证照齐全,自愿缴纳关税,各国商贾都可以自由开展贸易。

当然,汴京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派出的第一批人,有些逐渐成为了市场管理的老手,有些则从钟粟那里获得了第一笔创业贷款后,在经历了一番风沙的磨砺后,成长为商贾,他们常年活跃在西域各国,一个个都向着商界大佬迈进。

还有一个让钟粟觉得高兴的地方,就是大宋东面某岛国,为了从大宋获取更多的货物,甚至下了血本,他们开始不惜直接以白银为货币参与竞争。

但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士气,岛国各种资源都比较匮乏,唯独黄金白银的产量还不错,他们垂涎于大宋的各类物资,自然迫不得已以白银进行交换。

钟粟记得,岛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是十六世纪的事情,没想到却因为大宋的高度繁荣让这个一现象提前发生了。

不过他很快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后来几乎同时发生的跨洲大套汇。

经济发展这种事情,往往不

可能做到完全的平等,实力强的国家往往占据着强大的优势。

就像现在大宋货币,已经成为了各国默认的通行货币,大宋便可以利用这一点搅动世界市场风云。

虽说现在南北商贸发展都非常迅猛,但钟粟其实心里有数,后世的经验已经证明,海运相对陆运空运,不用受到道路、轨道的限制,具有较强的通行能力,且可以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和改变航线以达成运输任务。

所以不管怎么样,大宗货物的运输,海运的成本显然是最低的。

如此来看,大宋其实也可以朝着这个趋势发展,事实上大宋的海运已经足够发达,但华夏人总体缺少冒险精神,所以出海时往往不会走得太远,抵达东南亚这些国家已经快成为极限了。

但西方人显然不一样,就像米图乌斯,他为了获得大宋的白瓷收购,甚至不惜冒险去南美洲去帮钟粟寻找高产作物的种子。

南美目前还是印第安人这些土著名族的天下,深入的危险性非常大,一旦交涉出现问题,弄不好会被烤了。

米图乌斯这个家伙果然是个冒险家,他之后其实又去了几次,也偷偷摸摸弄来了南瓜、番茄、菠萝、石榴之类的种子。

但仅仅依靠别人来引进,大宋的航海水平始终不会提高到什么程度。

大宋目前的重点是北方,等到北方的一切稳定

下来,便可以开启大航海时代了。

卓巧巧这些人显然赶上了好时候,不管是玉器店还是绸缎庄,在汴京本来就属于极为火爆的店铺,现在随着各国商贾的涌入,卓巧巧干脆又连续开出了三家分店,抢占了汴京城几个重要地段。

当然,长公主也不甘示弱,她和卓巧巧的商业扩张几乎同步,甚至在汴京开了一家工坊,专门实验加工胭脂水粉之类。

现在最为郁闷的是契丹,根据皇城司的刺探,大宋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好事在发生,大宋的商贸活动一直很活跃,这一点契丹心里有数,以往之所以狮子大张口索要币银,就是因为知道大宋能够承担起。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大宋现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