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汴京头条》的影响力(1 / 2)

加入书签

钟粟唱完了第一首《团结就是力量》,李师师还傻愣愣地看着自己,铺好的宣纸上空空如也。

“别告诉我你没记录下来。”

钟粟笑着说道。

“妾身的确没记下来,夫君这曲子颇为雄壮,似乎适合行军,但又总觉得和我大宋曲调多有诧异。”

李师师表情复杂,让钟粟白白浪费感情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风格过于独特,她完全被镇住了。

一起跑来的艺术学院的其他人也神情复杂,不知道该作何评价。

“还有两支,还想听吗?”

钟粟笑着问道。

“想,妾身万万没想到夫君在乐舞方面也天赋异禀。”

钟粟笑着,又唱起来第二首歌曲《大宋不会忘记》,这首歌曲风格稍稍深情一些,当他唱到第二段的时候,在场的不少人也轻轻跟唱起来。

当第三首唱起来的术后,大家已经慢慢适应了这种风格,李师师也完全明白了,这三首曲子都是有关大宋军伍的,风格也有所区别。

听音记谱能力本来对艺术学院这些人来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不过钟粟这三首从后世魔改而来的曲子,对于李师师众人实在有些陌生,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就因为这个,记谱也变得稍难了一些。

小半天时间过去,三首歌曲的谱子全都记录了下来。

虽然至今艺术学院的学生不多,男生尤其少,但钟粟要求必须尽快唱会,然后还要转授给大宋各处的驻军。

不过因为某些歌词有着强烈的暗示意味,所以得等到对西夏全面开打之后再让军士们传唱。

不过,军歌普及这种事情,还是需要给枢密院说一声,不然还是个问题,他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将这几首歌曲分期刊登在《汴京头条》上,军歌也未必是军队独有的,如若能够在民间有所传唱,同样是个好事情。

当章楶亲自审核了一遍三首歌曲的歌词后,马上赞不绝口,并主动揽下了给赵佶汇报。

当然,为了鼓舞人心,钟粟紧接着又开始筹划一个系列话本故事,故事内容取材于大宋立国以来的经典战例。

其实这样的故事已经编写出了不少,但几乎都是以单篇为主,接下来要做的,便是将这些单篇融会贯通,形成一部长篇话本。

当然,钟粟还准备搞几个副本,那便是他在后世读过或者听过的《杨家将》《呼家将》之类。

实这些东西在大宋已经有了少量传颂,钟粟计划要做的,便是进行一番系统整理,形成强大的矩阵宣传效果。

钟粟直到现在才做这些事情,也是有原因的。

《汴京头条》一开始就是个草台班子,主要组成人员是落第举子,这些人文字功底扎实,相对来说最大的缺陷其实是缺少历练,所以可塑性也很强。

面对大宋社会超低的录取率,不少人考几次后往往沦为蒙馆先生之类,甚至会更加落魄,但只要愿意留在传媒学院,便可以获得一份不错的薪酬,而且如果连续工作二十年,还会有退休最低保障。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有些人当然愿意留下了,东华门唱名对于芸芸学子,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他们当然明白考中的概率有多高。

到了现在,这些坚定留下来的人,已经成长为大宋传媒第一批媒体人。

对于他们来说,大宋人民喜欢什么,大宋民间是怎么样的一种风向,该怎么去引导,虽然不能说了如指掌,但也掌握了不少。

现在,不管从哪些方面衡量,时机已经成熟,大宋自上而下需要一股强大的推力,全国上下必须要有一个坚定的信

心。

因为强大的代差,哪怕从唯武器论的角度看,这场对西夏的战争也能打赢,但如果有了人民群众的汪阳大海作为支撑,这场战争必定会轻松很多。

这只是第一场战争,紧接着还有收复幽云十六州的战争,那个时候矛盾一定会更加尖锐,形势也会更加复杂起来,大宋值得依靠的,必须是可用的人心和精良的武器。

太祖之时为了幽云十六州专门设置了封桩库,钟粟觉得,赵匡胤未必就是真准备从契丹人手里去买,契丹人再傻,也明白幽云十六州对于大宋的意义,就算给得钱足够多,他们恐怕也不会出手。

每年收租子不是更爽吗,如果真将幽云十六州卖了,聪明的大宋人一定会利用丰富的资源,打造更为强大的部队,那时候还能要到币银吗?

除了这个因素,幽云十六州还是极好的马场,契丹对于大宋最大的战略优势就是骑兵,一旦卖了幽云十六州,用不了多少年,大宋也会有强大的骑兵,契丹的战略优势便会丢失,契丹人必定明白这一点。

这样看来,宋太祖赵匡胤说是设置封桩库要赎回,或许只是一招瞒天过海之计,他只是在筹集军

费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