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一十二章 高产作物推广(二)(2 / 2)

加入书签

大宋每年都会饿死不少人。

就着这个原因,这位钟侯爷才禀报当今陛下,然后用战船从野人那里抢回了不少种子。

当时也不确定到底抢回来的有没有问题,先悄悄地种了一些,后来觉得能吃,才把种子发给大家,说起来,钟侯爷是个好人啊。”

农民乙觉得大家相信他的话,便在风闻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一些脑补。

张县丞还在说着马铃薯和甘薯的事情,下面的人继续小声地议论着。

“都别吵了,我说的这些,大家都要记住了。

等到种子分到手,还会有专门的农匠来教大家怎么种。

记清楚了,谁如果敢把种子带回去吃了,我张某人一定打断他的狗腿,听清楚了吗?”

张县丞恶狠狠地说着,下面的人稀稀

拉拉地呼应着。

吃掉种子的事情,往往是极度被人鄙视的,但饿极了的人去不会想这些。

说完了要求,下面站着的人便排成了小队,开始陆续分种子。

其实每家分到的并不多,一家也就半麻包的样子。

家里有壮劳力的,直接肩扛上就走了,有些则推着鸡公车,晃晃悠悠地回家。

看起来一大堆,很快便被分了个一干二净。

虽然不多,可按照传闻的说法和《汴京头条》的介绍,这东西实在太神奇了,本来不相信的人,也渐渐打消了怀疑。

反正一家也种不了太多,试试也没什么。

如果真能像张县丞说的那样,一亩马铃薯抵得上五亩的麦粟,那看就赚大了。

马铃薯甘薯本来就是耐旱作物,种植起来没有高的技术含量,但为了极可能在推广的第一年就出彩,陈旉在到处推广的时候,顺带还培养了一批的土专家。

这些土专家,其实都是当地的一些种植能手,他们要再随后的时间里,指导本地区的人来种植。

至于玉米,种植的难度则稍稍大了一些,陈旉干脆写成了册子,让各地蒙馆的先生帮忙。

种植,第一茬的推广,该做的工作都做了,只能说,如果老天稍稍来几场像样的雨,那就一定能够获得大丰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