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七十五章 不是太学胜似太学(1 / 2)

加入书签

周鼎昌是个很讲规矩的人,之前因为书院的事情,向赵佶进行了汇报,而且意外为钟粟争取到了一笔补偿资金。

现在有了回音,他当然还要向赵佶汇报,一个传统的文人,自然要有始有终。

赵佶仔细看了一遍周鼎昌的奏折,然后慢慢合上。

“钟粟这小子有点意思啊,几大书院资历颇深,居然轻易就答应了。”

赵佶有点意外,他心里有数,这些书院总是有一个程颐这样的人物坐镇。

他们能够做出决定,派人来钟粟的汴京大学,本来就是一个异数。

这些人到底是想到了什么,赵佶觉得实在想不到一丝头绪。

这也就罢了,现在还一致愿意拍先生来汴京大学。

他们实在是不了解钟粟,钟粟现在缺少先生是事实,李清照这样的女子都被糊弄到书院了。

几大书院底蕴深厚,别说其中的大牛,哪怕时候最普通的,恐怕也是当世大儒级别的。

何况既然要派出交流,当然不能把太次的派出去。

按照钟粟的做法,赵佶确定,几大书院显然是在干肉包子打狗的事情。

想到这里,赵佶几乎要为几大书院默哀三分钟。

不过从大局来看,这对赵佶也没什么,钟

粟有本事,他为大宋输送人才,赵家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咳咳,汴京大学声名远播,实在是陛下之幸、大宋之幸。”

赵佶的话周鼎昌觉得实在没法接,虽然钟粟还挂着国子监的司业,但他早就是当朝侯爷,周鼎昌可没有底气对钟粟吆五喝六。

最要命的是,太学本来才是大宋学府的明珠,可是在他国子监的名下。

可现在太学的情况谁都清楚,早就沦为了第二梯队,幸好赵佶没提这一茬,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赵佶看了看周鼎昌,轻轻叹了一口气。

太学的情况他当然清楚,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落后于书院的,自然不能完全怪周鼎昌。

事实上,周鼎昌也在不遗余力,但大势所致,谁都难以力挽狂澜。

钟粟的汴京大学,仍然属于书院派的。

但这却是唯一一个在自己和哥哥赵煦支持之下办起来的,倒也算是充满了皇家气质,可以说不是太学胜似太学。

所想也是没用的,不管怎样,支持钟粟办好汴京大学,赵佶觉得还是不错的选择。

可现在却有有一个继续困扰他的问题,钟粟办书院也就罢了,他居然还想发展大宋的军事力量,想要武力收回幽

云十六州。

理想倒是非常远大,赵佶做梦都想过。

可一旦要兵戈相向,会非常麻烦的。

那是要死人,要花钱的,而且一旦失败了,还得赔钱,风险简直太大。

他不是不想打,用拳头抢回自己的钱、女人和地盘,当然是一种很爽的感觉,简直比那啥还爽。

可这种事情他从来没干过,自己把正常的国家治理都没有完全掰扯清楚,何况还要打仗,还是国战的那种。

这种事情实在太难决定了,赵佶若有所思。

周鼎昌看到赵佶显然有些走神,气氛似乎也不是那么友好,便赶快告退离去。

是不是要打,以武力收回幽云十六州,赵佶虽然没想明白,但他却明白一个道理。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弱国无外交。

就算真要打,那还得准备好久,还得寻找机会。

可目前的情况下,做一些准备工作不算什么。

钟粟现在就是在做准备,如果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极好的。

赵佶不觉得有实现的可能,但如果大宋真的拥有了让其他国家恐怖的势力,哪怕是太谈判桌上,也会占据一些优势。

赵佶未必是个有能力的人,但却不影响他有雄心壮志,尤其开始在

刚登基的时候。

荒淫腐败的皇帝是有不少,可刚刚一登基就咸鱼的皇帝还真不算多。

历史上的赵佶当然也想有所作为,可偏偏实力不允许,后来又有几个奸臣诱惑他,他才会在大宋危亡之际让自己的儿子顶包,而自己果断做了找跑跑。

赵佶在宫里思考人生,钟粟已经开始了扩张的准备。

他自己也有些想不到,汴京大学才一年时间,发展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起初建设,他当时就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建起了大量的房舍。

后来随着七大书院的相继成立,那些闲置的房间终于慢慢被占据。

到了现在,虽然不至于捉襟见肘,但的确需要考虑下一步了。

钟粟却不想坐等了,谁知道到了第二年,汴京大学还会有多大的变化,早做准备还是有必要的。

当然,准备工作只是准备工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