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三十章 对赵佶洗脑(1 / 2)

加入书签

向太后显然人老成精,虽然对钟粟的话选择了相信,但还是让人暗暗探查了一番。

赵佶登基不久,他的身边自然会有一些太后的人。

想要打听到赵佶的事情,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让向太后吃惊的是,他打听到的情况,的确和钟粟说的完全吻合。

难道自己真的想多了,向太后陷入了沉思。

和稀泥、和稀泥,如果自己这个侄子赵佶听从了钟粟的劝告,那倒真是一件好事情。

之后的几天里,赵佶似乎又回到了端王时代。

每天身边围绕的不是文人墨客就是一般娱乐界大咖。

对于朝事的处理,很多时候都是匆匆带过。

向太后这个“权同处分军国事”不但名副其实,甚至上升为了主力。

但赵佶关系的却也有了悄然的变化,为了让自己的诗书能够刊印得更加精美,他开始在政策上大力支持钟粟的活字印刷科研工作。

向太后虽然觉得有点多此一举,但再一想,这绝对是好事。

赵佶越是沉溺于他的天地,自然对她扩充势力有好处。

可也正因为赵佶的漠不关心,向太后反而觉得再怎么扩充都已经没有了多大的意思。

原来只是想要对赵佶的改革派形成压

制,但现在对手都没了,反而变得索然无味。

很快,赵佶又干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他居然决定要参观汴京大学。

消息传开,满朝大臣议论纷纷。

汴京大学再怎么地位崇高,那也比不上国子监。

堂堂一国之君要去一家民办书院,在不少人的眼里,显然有些大题小做。

消息传出的第一次早朝之上,这件事情便成为了热议话题。

“官家,非我等多嘴,也并非对钟侯不满。

官家如果非要去,大可以选择太学,去汴京大学大可不必。”

韩忠彦觉得,此时正是狂表忠心的大好时机。

在他看来,向太后必定会不会赞成这种事情。

事实上,向太后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真的是反对,虽然没有想到赵佶这样做有什么严重的问题,但元祐党人的思维惯性决定了她的选择。

但向太后就是向太后,他随即想到了更多。

钟粟可是告诉她,想着赵佶的主张可是“和稀泥”。

那就意味着她要做什么,赵佶不会出手干涉。

那也表示,赵佶只要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向太后还是得给足面子。

果然,韩忠彦的说法还是得到了一些人的符合,可唯独让韩忠彦没想

到的是,曾布、章惇这些人却一言不发。

章惇不说什么也就罢了,曾布开始很会善于揣测太后想法的。

韩忠彦之所以早早出口,就怕曾布这些人抢了先。

可现在曾布却没有什么反应,韩忠彦猜测自己不会是判断失误吧。

支持韩忠彦的大臣倒是想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理由,比如安全保卫问题得不到保障、汴京大学消防安全不过关、没有任何环评报告之类。

总之,反对的理由真的不少。

可很快大家觉得气氛有点儿诡异,也就他们五六个人在说话,其他人似乎变成了哑巴。

好容易炒起来的热度似乎已经有变冷掉粉的架势,维持变得有些困难起来。

韩忠彦看来看太后坐着的方向,眼神之中充满了期待。

“哀家觉得,官家要去汴京大学,也不是不可以。

我大宋自开国以来,太宗太祖都努力劝学,汴京大学虽然是钟卿所建,但却一直和太学取长补短。

此时众卿应抛却陈腐之见,其他卿家以为如何?”

向太后果然没让韩忠彦“失望”,马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韩忠彦这下子有些悲剧了。

这箱体后到底几个意思,居然支持官家赵佶。

难道太后也

被钟粟几人胁迫了,还是有别的原因?

肯定有别的原因,怎么可能被胁迫了。

韩忠彦安慰着自己,以后说话还算是的讲究一下,否则就不好办了。

“官家此举,必定激励我大宋士子向学之心,只是钟侯爷那里得做好准备。”

曾布心中暗暗庆幸,他一开始也觉得向太后会反对,但因为谨慎做事的习惯,然他没有贸然出口。

幸好被韩忠彦这个愣头青抢了,不然自己也不会猜到向太后的意思。

虽然如此,但这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曾布暗暗下决心,今后还是要在向太后那里多走动。

“多谢曾相提醒,官家要来我汴京大学,学子们得知此事,必定感恩戴德。

我一定会配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