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将作学院(1 / 2)
杨时的回来钟粟一点儿也不意外,这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学者型人物。
程颐让他来嵩阳分院,他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想法。
一旦接手了这摊子事情,他一定能够坚持到底。
学术研究就是他的生命,再加上他也知道钟粟必定回到登封,又担心呆的时间太短,所以在书院还没有开学之前就提前赶了回来。
钟粟也是暗自庆幸,有这样一个非常敬业的人来负责嵩阳分院,实在是太完美了。
趁着书院还没有开学,他要为自己新的设想有所打算。
之前在半道上偶遇李诚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无论如何要在自己的书院中成立工学院,这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情。
但在工学院之前,还得先把学术研究搞起来,这样一来,起码不会太过突兀。
钟粟清楚,华夏之所以到了近代被列强甩了三条街,其实就是在该发展工业的黄金时间选择了忽略甚至抵制。
明朝的时候还有点意思,几代老朱都富有冒险精神,甚至把郑和派出去大刀阔斧地搞海外贸易。
事实上,当时明朝的商贸流通还真不错,都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其实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起码可以确保和世界接轨,不至于被在技术上出现太大的差别。
到了清朝就不同了,康熙还有点意思,但更多的时候却当做兴趣爱好,并没有意识到科技的重要性。
后来的那些鸟皇帝,从后世的清宫戏来看,一个个貌似
智慧与才能兼备。
其实说起智商情商,他们可能真不算差,但他们就是缺乏睁眼看时间的眼光,总觉得大清国就是地球的中心,自己就是大清国的中心。
直到被列强打的满地找牙,才开始明白,这个世界中心原来还是变化的,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
但观念这东西,真不是想转就能一下子转过来的。
钟粟觉得,自己穿越到宋朝其实刚刚好,如果在大宋人民心目中建立起一种意识,那就是士农工商同等重要,对后来的发展必定大大有好处。
不过留给钟粟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几十年后夷狄的铁骑就要踏入大宋的国土,就算能够建立起一定的工业基础,后面的这些事情多半还是会发生的。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尽可能地改变当前这些人的观念,只要观念存在,就算改朝换代,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
就像大宋沿袭唐朝的好多制度一样,大家就是觉得好使,既然好使为什么还要改变。
想要把这些观念牢牢写入大宋人民的大脑,确保这些代码的稳定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大宋办起一个个综合性的书院。
这些书院,不仅仅要培养出一批批会读书懂学术的士子和官员,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
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样,趁着和李诚的一次不期而遇,他要在登封书院成立起大宋历史上第一个工学院。
为了和大宋的习惯相适应,他决定暂
时把工学院的名字命名为将作学院。
至于里面的专业细分,暂时还不在考虑的范围,只能是能够聘请到怎么样的先生,就教授那些方面的知识。
不过有两点必须做到,一个就是冶铁炼铜,一个就是将作监的那些工艺。
这是目前钟粟占据的两个优势,必须花大力气去干。
办书院是个烧钱的行为,这些人多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还得生活上有保障,所以只能财政供养。
但钟粟并不担心这个,他的新产业火炉革命已经启动,先不说别的,就算上登封乃至洛阳,还有汴京的几处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有了这样强大的财力支撑,办书院的难度显然会降低许多。
再说,他的书院还包含工学院,这些人在必要的时候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随时可以转化成为技术成果,自然可以变成利益,可是产生以学养学的效果。
当他把建立将作学院的计划告诉杨时的时候,杨时虽然在内心中多少有点抵触,在他看来,正正经经地搞学术才是正道,顺带将学子送入大宋官场也不错,可老是搞这些奇技银巧的东西,似乎不好。
不过他也明白,不搞这些东西,哪来的银子支撑阳春白雪般的学术活动?
钟粟也不期望一下子改变杨时的观念,能够做到勉强理解赞同就已经不错了。
当然,话还是得说清楚,钟粟在于不在,杨时都是书院的实际负责人,他得做好各个
学院之间的平衡。
钟粟将自己的大体计划告诉了杨时,杨时对于钟粟的跳跃性思维已经适应,虽然稍稍有些吃惊,但还是一百个表示赞同。
不过他倒是对钟粟的提到的一个人发生了兴趣。
“你居然意外认识了李大监李诚?”
“是啊,汴京回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