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辰大海(1 / 2)

加入书签

詹范一计漂亮的无声耳光,彻底将何文运打蒙,而且直接打成了内伤。

现在别说发财致富的春秋大梦了,什么时候能缓过气都是一个问题。

他已经对苏东坡和钟粟近乎绝望了,自己好歹也是一方父母官,什么时候居然被两个手下耍得团团转。

自己做到这个惠州知府容易吗,那可费了不少心血,最主要的是砸出去了不少钱。

现在只是想收回成本扭亏为盈而已,事实上他已经扭亏为盈,只是他还有很多想法,没有足够的金钱支持,根本无法实现。

可惜的是,何文运的头脑还是有所欠缺,硬伤性质的东西,很难用别的方式去弥补回来。

苏东坡和钟粟能够很快实现目标,还是因为做足了功课。

苏东坡在关键时刻将詹范搬出来,这是连钟粟也没想到的。

一开始钟粟只是觉得詹范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并没有多想,后来他猛然想起来了。

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苏东坡第一次被流放岭南。

岭南在当时属于彻头彻尾的蛮荒之地,在有些人看来,这几乎等于判了他的“死刑”。

但地方归地方,地方总是留给人来改变。

苏东坡到了之后,开始是各种生活困难,就连吃住

都是问题。

虽是流放之人,惠州知州詹范却对苏东坡礼遇有加。

原因也是很简单,詹范和当时已故的黄州知州徐大受是好朋友,而苏东坡被贬黄州的时候,徐大受恰好是黄州知州。

两人很快成为了好友,这个事情的确特别有趣,按理来说,苏东坡美其名曰团练副使,其实就是个囚犯。

不过徐大受却不这样看,他被苏东坡的人品和文品深深折服,两人成了莫逆之交。

而詹范和徐大受本来就是好朋友,两人一直有书信往来,徐大受在心中已经将苏东坡的情况告诉了詹范。

苏东坡来到惠州后,詹范将苏东坡视若亲友,他没有顾忌新党权臣的嚣张气焰,首先就将苏东坡安置在三司行衙的合江楼。

合江楼位于东江与西江汇流之处,背靠连绵青山,面朝滚滚大江,朱栏雕甍,极目远望,碧海云天翻滚不定。他登楼之初,苏东坡便写诗一首。

不过苏东坡是明智的,小住了几天后,他觉得并不合适,很快便搬了出去。

让詹范没想到的是,苏东坡在他退休后居然第二次来到了惠州。

詹范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更是没有什么可顾虑的,两人便继续喝酒吟诗。

直到钟粟来惠州

提出了铜厂供货的招投标法,苏东坡很快想到了这个老朋友詹范。

他的身边,全都是惠州德高望重的人物,自然最适合担任专家评审团,这是不容辩驳的。

苏东坡也有自己的安排,但为了粉碎何文运的发财致富之道,他没有让詹范一开始就出现,只有突然打出这张牌,才会更有杀伤力。

就这样招投标工作的所有阻力全部消除,现在只需要按部就班开展即可。

苏东坡和钟粟自然没有从中干预,招投标的结果,让两人多少有些奇怪。

杨员外是毫无悬念地被刷掉了,他的那一套,现在已经完全吃不开了,就算是原料过得去,从他之前的不良商业行为来看,也不会得到专家评审团的许可。

另外一个人的胜出,倒是有点儿耐人寻味,居然是尤大官人。

虽然说尤大官人存在倾向何文运的情况,但这个人钟粟觉得还不至于太过分,中毒也还不算太深,还有挽救的可能。

试想一下,哪个商贾不爱钱,如果所有的商贾都要无比清高,那只能说是一种作死行为,根本赚不到几个钱。

铁石的供应商苏东坡和钟粟都不认识,但似乎很有实力的样子。

“钟兄弟,你觉得这两个人能行吗?

“都是专家评审团审过的,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

“铁石商柳大仝或许没有什么问题,可这个尤大官人呢,他之前可是一直比较亲近何文运的。”

“这话不假,不过他可没有杨员外那样的前科。再说,我们接下来还要跟这两个人立下字据,如果做不到,自然可离开选择放弃。”

“说得也是,没人会稀里糊涂做生意的,有了字据的约束,我也相信他们不敢。”

“那好吧,我们现在可以见见这两个人了。”

既然同意为惠州铜厂供货,自然需要将有些要求说清楚,免得到时候赖账不认人。

字据上把要求写得个一清二楚,一旦一方出现不信守承诺的情况,便有对应的处置措施。

两人觉得,有必要渐渐中标的两个人,先熟悉一下,以后打交道的次数还多着呢。

柳大仝是惠州本地的铁石商人,一直以来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