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匠人心中有一杆秤(1 / 2)
有了水泥,秦风就可以将函谷关打造成铜墙铁壁,让更多城池得到快速修缮。
展示了水泥的优越性,赵国即便行缓兵之计,想趁着大乾不备发动偷袭,在震天雷和水泥两样守城利器下,绝对会无功而返!
这只是其一。
其二,秦风掌握了水泥制造,就能拿下无数工程项目,通过以工代赈让大乾众多贫民富裕起来。
还能解决因为匪患、因为土地抛荒而造成的大量流民。
是的,大乾不仅物资凋敝,人丁锐减,四处闹匪患,还有大量流民需要赈灾。
部分流民之所以失去土地,背后推手就是那些想要兼并土地的世家门阀。
他们可不管这么做会削弱大乾的国力。
世家门阀都是趋利避害的,想要让宗族长盛不衰,就需要更多的土地。
有了更多土地,他们才能养活更多族人,开枝散叶。
大乾灭亡了,他们大不了换一个朝代继续把持地方。
所以大乾是否灭亡,李氏王朝是否能兴旺,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
除非是跟李氏王朝紧密相连的外戚,或者相互联姻的家族,亦或者是帮着李氏王朝打天下,与国同休的勋贵集团,才会有皮之不存毛
将焉附的我忧患意识。
再加上,此时的大乾处于最虚弱的时候,李德明没有实力扫清他们这些蛀虫。
所以除了长安城周边,别说川蜀了,就连关中很多地方的大小世家都在肆无忌惮的兼并自耕农的土地,制造了大量流民。
李德明这些年之所以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表面上是因为前几任乾王因灭蜀之战导致的国力空虚。
实际上,上一任乾王动用举国之力吞并了蜀国之后。
由于关中兵力如锐减,很多世家还有残存的前朝余孽勾结在一起,形成了大量割据势力。
李德明为了扫清关中的割据势力,不得不依靠依附于大乾的世家门阀,准予他们募兵扫除叛乱。
割据势力虽然扫除了,李德明也收回了募兵令,用那些割据势力的土地作为奖赏,并且严令世家们解散士卒,上交甲胄。
但那些借此机会尝到甜头,趁机做大的世家阳奉阴违,虽然上交了甲胄,解散了士卒。
但这些经过训练的士卒要不化为了家丁护卫,要不让他们占山为匪,形成一明一暗两道势力。
这就是匪患剿灭不绝的根本原因,也是流民不绝的深层原因。
秦风也是从便宜父
亲那里得知的这些辛秘。
他暂时管不了关中那些人为形成的匪患,但他可以解决海量流民。
而且迟早,他也会对那些不做人事的世家门阀开刀。
所以为了安置大量流民,秦风就必须制造大量水泥,以工代赈激活经济。
等卫星城慢慢扩大,秦风就将这些流民逐渐吸纳,摆脱土地对人身的束缚。
这是解决问题的治标之法。
治根的办法,还是要回归到土地兼并问题,解决那些不做人事,不纳税的世家身上。
所以秦风只要解决好了流民,对李德明而言无异于一剂强心针。
解决了大量流民就能让乾王腾出手,用更多资源去剿匪,除掉那些世家的爪牙,从根上先断了制造流民的源头之一。
如此以来,水泥的配方对于秦风而言就非常重要了。
若是水泥配方泄露,以赵国安插在大乾的大量细作,一定会将配方拿到手。
他们还会探究水泥的用处,一旦他们得知水泥能加强防御工事,能够快速修建驰道。
以赵国的强大国力肯定能用最快的速度建立水泥厂。
而赵王雄才大略,水泥在他手上能玩出花来。
比如修建防御工事,比如在两
国边境,或者楚国和大乾边境,修建大量堡垒,对大乾进行封锁。
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他们只是没有科学思维。
一旦他们认识到水泥的巨大价值,一定会倾国之力制造水泥,从战略上封锁大乾。
而且有了水泥,赵国也会依葫芦画瓢,在国内用水泥修建道路,大力通商…
总之,即便现在水泥还没研制出来,秦风也会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杜绝水泥配方泄露的可能。
“我王大愿意跟秦世子学习仙术,哪怕一辈子待在庄园,我王大也愿意!”
“世子我也愿意,庄园内好吃好喝不说,还有士卒守卫!我等匠人出去也不过给贵族们打造器具,糊口度日,不能乱跑算不得什么!我等绝不会泄露世子的仙术!”
“我刘三也愿意!”
“我何九也愿意!”
…
出乎秦风意料的是,他的严词厉色并没有吓到这些匠人。
反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