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狗官、清官(1 / 2)
无端端的得罪了驸马爷,成了王八蛋的刘弘诚惶诚恐。驸马爷是自己背后的一棵大树,这棵树可不能倒下了,自己的前途就没了。
刘弘的前途,全部都寄托在石小凡身上。他能在雄州大吃四方,靠的就是石小凡的庇佑。刘弘这些年靠着榷场走私马匹大赚特赚,不是没有引起他人的注意。
不知道多少同僚,暗地里都弹劾过刘弘走私贩私中饱私囊。为什么刘弘一直平安无事,就是因为石小凡罩着。本来刘弘贪了这么多,即便是赵祯不想动他,也得把他调离吧。
可这许多年下来,刘弘的知州位置稳坐钓鱼山。不吹不黑,就算是给个转运使刘弘这个雄州知州的位置他也不换。赵祯也不是不知道刘弘是个什么东西,石小凡跟他提起过。只是这人走私进来的马匹对于大宋来说是有益的,即便是他捞钱,朝廷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这个超级大贪官刘弘,在雄州百姓眼里却是个难得的好官。为什么,究其原因,就在于刘弘捞的是走私的钱,不是雄州百姓的钱。
但凡是一个狗官贪官,上任后压榨的都是治下百姓的血汗钱。压榨百姓的
民脂民膏,大捞特捞最后被人举报,然后被朝廷抓之。
而刘弘则不会,雄州百姓能有几个钱。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赚个清官的好名声,凡是雄州百姓的钱,我刘弘一概不取。光是榷场走私每年利润都是大大的有,干嘛还去压榨百姓。
倒不如赚个好名声,在雄州城内造桥铺路,成为一方大善人。刘弘的聪明之处就在于,他走私捞的钱是和石小凡分赃的。当然驸马爷拿大头,我刘弘拿小头。为什么,就为保住驸马爷这条大粗腿啊。
而石小凡呢,每次收到刘弘的赃款,不但不稍加宽慰,还时不常的回信臭骂他一顿。说你个王八蛋不该捞这么多,把钱留着,给雄州百姓造福。修桥铺路、救危济困啥的也多干点。你知不知道京城弹劾你的奏疏都成马车的装了,若不是老子压着,你个王八蛋早就脑袋搬家了。
于是刘弘加倍的做善事,先是在雄州成立了药剂堂,百姓看病一律收钱。然后又成立了不少福田院、居养院等养老机构,让那些老无所依的孤寡老人,都进入福田院和居养院养老。这种官员,在百姓眼里那就是好官。
是以,刘弘这
狗官在当地百姓眼里,名声颇佳。还有重要的一点,刘弘断案是公正廉明,为穷人做主。
为什么许多地方官判案的时候往往向着那些土豪劣绅,而没钱没势的穷苦老百姓有冤无处伸。这其中官员收受贿赂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那些地方上的土豪劣绅往往都带有背景的。即便是地方官想秉公执法亦不可得。
比如说,某县的一个土豪抢了一个百姓的地。百姓来县衙告状,按道理县官会判土豪将土地归还百姓。可问题是,这个土豪的某个亲戚乃是州府或者京城的某个高官,级别比你这个小小的县令大出好几级。你县令就算是想秉公执法,那位高官亲戚也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对你施压,甚至有可能让你罢官。这个时候,县令多半就会随波逐流,在断案的时候偏向于土豪了。
而刘弘则不买你这个账,雄州榷场贸易繁盛,富商大贾云集。甚至于许多皇亲国戚高官勋贵家人都在雄州经商。有些人仗着家世显赫,不免目中无人欺行霸市的事情屡见不鲜。一言不合就闹到府衙,这个时候刘弘则摆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来。
倒不是说刘弘多么清高,
他主要是爱惜自己的名声,毕竟得了个清官的名声不易。告状者一看刘弘居然油盐不进,于是摆出自己的身份来,指望这位刘知州知难而退。
每当此时,刘弘不是一拍惊堂木,就是对着堂下来人吐口痰:“我呸,你算是什么狗东西,就算是你是皇亲国戚,本官打的就是你!京城驸马爷乃是我刘某人的恩人,你若不服,本官一纸书信递给驸马爷,连你京城那位亲戚一起办了。”
这个时候,是刘弘最嚣张的时候。对方一听这位知州后台居然如此强硬,也只能认栽。如此一来,刘弘这狗官的名声,在民间愈发的高涨了。
虽然这位知州老爷排场很大,肥头大耳的像个狗官。可在雄州百姓眼里,刘弘的口碑着实不错。这次驸马爷又骂自己王八蛋,八成自己又做了什么错事吧。
曹小梅抿嘴一笑:“这是小凡哥哥的原话,小凡哥哥让我来找刘知州你。说是让你这个王八蛋带人去请那个金总持,无论是客客气气也好,威逼利诱也罢,总之人必须给我请到行宫来。若是请不来,老子弄死他。”
刘弘一怔:“金总持,哪个金总持?”
“就是你
带我去尝菜,在素菜客栈遇到那个老和尚呀。刘知州,小凡哥哥说了,让你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把人请到行宫里去。”
这事,刘弘猛地记起来了,于是慌忙吩咐手下:“快,快去素斋客栈!”
然而,终究还是晚了一步。飘忽不定喜欢游历的金总持老和尚,早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