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庸人自扰(1 / 2)
听着杨建的话,李琏眼中带着茫然。
他突然能理解杨建为何为难,说出来确实难以理解。
杨建挥了挥手,道:“这并不在某的职责范围之内,你们文人不就喜欢研究,那便可以好好研究他们的教义。”
说完之后,就直接让人将蔡洪等人押上囚车,准备运往徐州府。
李琏看着运送囚犯的囚车远处,突然就觉得,或许有些问题并不是单纯官场问题。
沛县的县衙直接被一锅端了。
县令、县丞、主簿等等主要官吏都被抓拿下狱。
而李琏看着被封锁的逍遥楼,想起了太祖曾恶游民嗜博者,创逍遥楼于淮清桥北,备诸博器于中,犯者闭入,数日皆被活生生饿死的历史。
两个逍遥楼,里面都死了不少人。
也不知道对方知不知道逍遥楼这名字的故事。
兖州府。
京营五万士兵在距其二十里外湖边安营扎寨,往前便是鱼台县。
洪武十八年,降济宁为州,升兖州为府,原本属于徐州的鱼台县就归了兖州府。
而鱼台县距离徐州二百里,离沛县不过六十余里。
大军在此驻扎,若是进攻沛县,也不过是一两天的时间而已。
领军都督吴瑾还是第一次离开北方。
在京营里,吴瑾属于那种各方面都小心翼翼的那种将领。
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是败将。
朱祁镇北征瓦剌,吴瑾随征,后被瓦剌包围,他也在阵中射击瓦剌军。
最后他父亲和叔父皆战死于阵内,吴瑾守护二人尸首不动,被瓦剌擒获。
也先将吴瑾放回,说是看其忠义,其实也是为了乱京城守军的军心。
在京城保卫战中也是发挥平平,没有如同石亨、孙镗以及神武卫那般惊艳。
不过,这种小心谨慎也不是坏事。
以副将之职带领大军来此,剩下就是等候总兵石亨的到来,途中吴瑾除了接领物资,就没有和沿途的任何官员接触。
吴瑾是蒙古人,其祖父归附大明后被赐姓名。
对于大明的江南,他也是有点向往的。
毕竟很多文人诗词之中,都盛赞江南的美妙风光。
但是,他现在是带兵而来,很可能会给南直隶带来战火。
应天府。
官道上,随着金濂离南京越来越近,整个应天府都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
城中,徐承宗通过自己连日来的探访走动,大致也知道了,在城中确实有些不安分的人。
只不过,探访之后,目标都是指向寺庙。
虽然徐承宗有着丰富的祭祀经验,但是对于那些寺庙,他并不上心。
让他警惕的是,打听到会昌伯孙忠可能是其信徒。
这也是为什么南京会有关于孙氏在从中作梗的传言。
可是,徐承宗还是不相信,孙忠会如此愚蠢。
不过身为南京守备,他有必要提高南京周围诸卫所的警备事宜,特别是保护钦差不要出事。
所以,金濂就感觉到了南京地界比较安全,不少卫所士兵出现在官道上,维持着官道秩序。
行至不远,马车停了下来,金濂掀开车帘,便看到徐承宗笑呵呵站在马车不远处,朝着金濂拱手打招呼。
看样子是想和金濂聊一聊。
见状,金濂也没有推辞,这可是魏国公,勋贵之首,就算是尚书,也要给些面子。
徐承宗选的位置是距离应天府十里外的凉亭。
这种十里亭是最早的驿站,不过到后来,演变成了送人或者迎人的场所。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何处最悲辛,长亭临古津。
诗人在长亭经历人生别离,创造一首首诗词,不断赋予十里亭寓意。
两人直接入座于亭中石凳之上,徐承宗已经让人备好了茶水。
“听闻金尚书此行前往宁波,某特来送上一送,些许粗茶,还望金尚书不要嫌弃。”
刚坐下来,徐承宗就跟文人一样,客客气气,没有丝毫武勋的样子。
“魏国公抬爱,某怎敢嫌弃。”
金濂同样礼貌回应。
随后,徐承宗喝了口茶,侧头看向南京城的方向,感叹道:“听闻金尚书这一趟,有贼人歹心,竟敢袭杀朝廷命官,可是把某吓坏了。”
“无碍,些许宵小,土鸡瓦狗尔。”
金濂呷了口茶水,老神在在道:“这不,某还是完完整整坐在此处。”
“某佩服,金尚书如此胆气,倒比某更像武勋了。”
徐承宗拱着手,奉承着说道。
“魏国公,你这般弯弯绕绕,其实不必,在京城,若是不讲重点,想必一口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