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章 哀之而不鉴(1 / 2)

加入书签

一叠纸,就足以说明如今的东厂和锦衣卫的威慑力名存实亡。

朱祁钰看着燃起的火焰,整个大殿都寂静无声。

直到铜盆中仅剩下一堆灰烬,所有人不约而同松了口气。

“大明的南方、北方、东方乃至西方,都有蛮夷蠢蠢欲动,如今才立国多少年,就准备步前人后尘了。”

朱祁钰叹了口气,继续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剩下的事,你们议吧,孤累了。”

缓缓走下台阶,也没有人宣布退朝。

众人就看着郕王殿下走出大殿。

等到郕王的身影消失,大臣们眼神开始看向自己的周围。

勾结内侍,没想到有人搞这么大!

不过大臣们知道吗?

当然知道,之前状告王振的时候,就打算牵连一批,但是也被郕王殿下放过了。

那么,郕王殿下可欺吗?

没有人会这么想,都拿出罪证了,证明昨日内廷已经肃清,一些人的爪子都被砍断了。

于谦看着铜盆,随后目光看向王直,道:“先议事,再总结交予殿下吧。”

平时搞这些,现在战时,也只能稍微后悔一下。

王直也是淡然,他的想法是,郕王殿下越来越有王者风范了,不过为什么行为总是往曹阿瞒身上靠。

官渡之战,曹操下令当众烧毁手下写给袁绍的求饶信,此后军心大涨,大败袁军。

典故谁都知道,但能真正这么干的,却没有几个。

“也只能如此了。”

内阁的意义现在就体现了出来,议政权能让他们解决很多小事。

走出大殿的朱祁钰,转身时,眼角偷偷看了一下殿内。

这是一场大型的pua,表明是朝臣们对不起郕王,心里必定产生内疚。

毕竟,如今留下来的大臣,很多都是有心抗敌的人。

大明很大,书信很慢,每天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而朝会,则是归集信息,处理事情的地方。

但是总是这样的朝会,也限制了官员办公的时间,大大拉长的工作进度。

朱祁钰想把工作带到郕王府,让主要负责人跟自己汇报主要情况,明确大臣责任,这样办事也方便得多。

大明需要提高效率,更需要一支只忠于大明的军队。

行至午门,卢忠和兴安正在此等候。

“太后怎么说?”

等卢忠和兴安行礼后,朱祁钰问兴安道。

“太后没说什么。”

兴安低头回道。

“嗯,那就行了,孤知道了。”

朱祁钰点了点头,宫斗内行,可不代表政治内行。

太皇太后能管理好后宫,这位孙太后比起来,就差得远了。

面对如此糜烂的内廷,没说什么,就等于都说了。

“你们回去休息吧。”

朱祁钰对两人说道,随后补充了一句:“兴安,内廷的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孤可不想再看到如此情况。”

闻言,兴安知道,这说的是以后的事情,也是在告诫自己。

“臣领命,不忘初心!”

面对兴安发自内心的回答,朱祁钰也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阻且长,谁让人误入宫门。

出了午门,带着一种早上原本要上班,但是临时放假的感觉,朱祁钰来到了王府隔壁大院。

经过几日哐哐敲打,锻造出来的钢管已经有了基本雏形。

火红的煤炉不断喷吐的热气,吴老头拿着火钳不断将钢管进行加热处理。

大院该拆的已经都拆了,现在还设置了一间锻造间,主要是给吴老头打铁用的。

亲卫们也会分批过来实习,用郕王殿下的话,就是技多不压身,不可能所有人都当一辈子的兵。

朱祁钰进来之后,就拿起一旁已经搞好的钢管,举起来,单眼看向管道内,另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

通过管道,能看到小圆心,这就代表着钢管内足够笔直。

之后,这些钢管就会被送到王富贵那边,在白天进行爆炸试验。

“殿下,此处燥热,您快去外面凉快。”

吴老头拿着小锤,而一个亲卫拿着大锤,小锤定位,大锤使劲,哐哐几下后,吴老头就发现了朱祁钰,笑着说道。

“好哇,吴老头,现在敢让孤一边凉快去了。”

朱祁钰放下钢管,笑着对吴老头说道。

“殿下明知道小老儿不是这意思,害~”

吴老头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渍,示意亲卫停下来。

“殿下,这钢管用锻造,确实比铸造成品率要高,但是咱们人手还是不够,没有足够技艺的工匠,咱们就不能够大批量生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