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初遇,虎口相救(2 / 3)

加入书签

耷拉着。看上去有些狼狈可怜,但容色依旧娇俏。

十七见状,上前蹲下,说了句失礼了,伸手握住卢倾欢受伤的脚踝,揉探了几下。

大周民风开放,男女大妨不严苛,两人皆还是十二三岁的年纪,十七又是为了查探伤势,此举倒也算不得登徒子行径。

终究是高门贵女,何曾与陌生男子这般接触过。

卢倾欢羞红了脸,未机,就听十七说道“应该是脱臼了,你忍着点。”

十七瞬时出手,骨头复位,卢倾欢疼得痛呼出声,泪水流出来。

“好了,你现在试试看,脚是不是能动了。”

卢倾欢忍痛走了几下,果然右脚能动了。擦了下脸上泪痕,露出笑感激道“多谢小郎君。”

在卢照昱的万分感谢下,几人交换了姓名。

十七也不知怎的,变得十分热心,怕兄妹二人又遇上豺狼虎豹,也不等阿翁他们了,主动送他们下了山。

卢照昱扶着妹妹走在前头,十七扛着咽气的老虎跟在后头,下山途中,看着越发重合的路,心想这不是回吉华村的道么?

“你们是要去吉华村?”

“对,今日本是来此拜访师长,探望时经师伯推荐来笔架山一游,我兄妹二人的马车还停在师伯院中。”

望着眼前再熟悉不过的屋舍,十七不由得肯定道,“所以,你们是崔先生的客人。”

卢氏兄妹二人之所以来此地,还要从半个月前说起。

彼时,卢氏家主六十华诞,卢照昱刚从外地赶回范阳给他阿翁贺寿。

同属幽州治下之县,范阳县距蓟县不过百里余。拜寿事毕,卢照昱继续游历之行,顺道先去蓟县看望恩师邓贯酉,也就是如今的幽州刺史大人。

谁知妹妹卢倾欢于家中留下一封书信,偷偷跟在自己马车后面,被发现时,妹妹死活不肯回去,卢照昱无奈只好带上。

卢照昱与邓贯酉的师徒缘分说起来也有些渊源。

程公昔年在各地设帐授学,慕名求学者众多,桃李满天下。

门生众多,然程公嫡系内门弟子却只有五个,均为早年所收,随自己四处游历讲学。此五子盖以博物能文、通达雅正、腹载五车闻名于世,世人称之为程门五杰,这程门五杰在天下读书人中份量颇重。

范阳卢氏一度想让家中子侄受教于五杰,归于程公门下,却不得其法。

邓贯酉曾官至户部侍郎,本应升调户部尚书,却因母丧回乡丁忧,恰好其老家便在范阳。因着早年资助恩情,加之卢照昱本身聪慧,范阳卢氏这才逮着机会,得拜邓贯酉为卢照昱之师。

卢照昱到达蓟县,谒见恩师,得知师伯崔先生有恙,特意前去探望。

因师伯住在城外乡下,晨光熹微时,卢氏兄妹便坐着马车出发,二人简装出行,只带了驱车马夫。

到达吉华村,看到了苍老消瘦许多的崔先生,卢照昱不免心惊,从前也曾跟着恩师见过崔师伯,那时的从彦先生,辞官不久,虽有五旬,却不啻名儒风度,精神焕发。

当下再看,峥嵘暮气,惆郁哀离,也不知是怎样的病症将师伯折磨如斯。

私下问过书童,书童说因秋季转凉,夜间赏月无度,寒气侵体而有恙。太后当年对崔先生有提拔之恩,正逢太后丧期,不免心生悲怆,致病情加重。

在书童招待下用过饭食,才至午时,还剩大半日。

崔先生卧病,书童要随侍左右,兄妹俩也不好多叨扰,欲要辞别,却听崔师伯描绘了一番笔架山的壮丽秋姿。

在崔师伯的强烈推荐下,卢照昱将车夫留下帮忙煎汤捣药,携小妹卢倾欢登高赏景。

之后便是遇猛虎,得救于十七。

十七目送这兄妹二人的马车离开,跟阿圆闲聊才知对方出身高门。

“卢氏兄妹,少而敏智,文采斐然,出身范阳卢氏主支嫡脉。

卢郎君三岁启蒙,七岁从师邓贯酉,得其授业六年后,恩师因诏回朝,出任幽州刺史。临别前有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卢郎君谨遵师命,游历四方,至今也才十五的年纪。

邓刺史与我家先生乃是同门师兄弟,关系匪浅,卢郎君来蓟县拜访老师,自是要顺道过来看望我家先生的。”

从阿圆语气中,十七听出范阳卢氏应是名门贵户,具体份量几何,她也不知晓,更懒得打听。

只记着卢家郎君的脸俊俏非凡,那身浅碧色衣袍飘逸出尘。

西天耀出霞光万道时,老洪归家。

人还未进屋,洪厚声音已经传来:“你小子,要不是我知道你本事大,出不了事,差点就以为你被大虫叼走了呢,”

“阿翁,我不是留了记号告诉你我先回家了嘛。”十七摸了摸鼻子,面色悻悻。

“不过这大虫还真有,我给猎回来了。”

说罢,示意阿翁看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