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章 大哥的婚礼(2 / 3)
件麻绒大衣,只留下了那双棉皮鞋。为了给自己争口气,不久就又来到村里,住在李大眼珠子家,放风说,她与外村一名现役军人处上了,已经谈婚论嫁,对方还是副排级军官呢。
大哥听说了,自然有些郁闷。母亲看在眼里,就也急着为大哥另寻合适的姑娘。
我家在县城还有一门远亲,我们都叫她大姑,也是祖母娘家的亲戚。大姑姓赫,赫舍里的赫,是很久以前改成的汉姓。她一辈子没有生育,被婆家休掉后,先是嫁给一个姓吴的鳏夫,生活了几年,过不到一块去,就又嫁给了一个姓刘的老头。这老头死了老伴,又死了儿子,膝下只有一个孙子。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叫她吴大姑,几年前,又改口叫她刘大姑,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再改口。
刘大姑有个亲弟弟,家在离县城西边十几公里外的一个村子里。她的弟弟有八个孩子,前七个是女儿,最小一个是儿子。就是说,他们夫妻生了七仙女,就是为了要最后那个儿子。他们的第五个女儿叫赫红梅,比大哥小两岁,刚刚中学毕业,是七姐妹里唯一中学毕业的一个。母亲去刘大姑家串门,提起自己的儿子闹出的幺蛾子,想请刘大姑帮忙物色儿媳人选。刘大姑就忽然想起了她的五侄女,兴奋地一拍巴掌说:“小军和小梅可是太般配了呀!”于是,立即张罗两人见面。在刘大姑家见面那天,大哥穿了一件军棉袄。刘大姑看了看就问:“小军好像有些驼背呀。”母亲忙解释说:“不是,不是,是棉袄的事。”回到家里就和大哥说,“以后别再穿那件棉袄了!”
没过多久,大哥就把红梅姐姐带到了家里。在我的十三岁人生里,红梅姐姐是我见过的最好看的姑娘。她个子很高,身材匀称,不胖不瘦,头发黑褐色,眉毛很黑,眼睛很大,眸子很亮,大双眼皮,睫毛很长,显得眼睛毛嘟嘟的,脸颊白里透红,生着一层白色的绒毛,远看像敷了一层细粉,嘴唇是粉红色的,嫩嫩地泛着光泽。我甚至怀疑她的祖先混入过白种人的基因。她与我和弟弟一见如故,这是因为她的弟弟和我的弟弟同岁。
到了晚上,还没等母亲安排睡觉的地方,大哥和红梅姐姐就跑进北屋,钻进了一个被窝里。母亲阻止不好,不阻止也不好,一时没了主张,最后也就由了他们。第二天上午,急忙又去县城大姑家里,商量结婚的事情。大姑的弟弟和弟媳都是地道的老农民,没上过一天学,一切事情都由大姑做主。
现在是一九八一年二月十二日下午,三挂大马车从遥远的地方来到太平村。车上的人暂时住进了达家小叔家里。次日凌晨,天未亮,大哥和红梅姐姐的婚礼开始了。大哥穿得里外三层新,头戴一顶崭新的蓝色人民帽,脚穿黑色的新棉鞋,胸戴一朵大红花。红梅姐姐穿着水红色缎子面的棉袄,棉裤外面套着紫色的呢子裤,脚穿棉皮鞋,头上盖着一块红布,在大哥的陪伴下,娘家人的簇拥下,从达家走上山坡来到我家。院子里临时搭了棚子,墙上贴着伟大领袖和英明领袖的画像。大哥和红梅姐姐并排向画像三鞠躬,又向父亲和母亲三鞠躬。大哥搀扶红梅姐姐跨过马鞍和火盆,随后进了洞房。新房在南屋,墙壁用白纸重新裱糊过,门口贴着大红对联。窗户上没有贴双喜字的剪纸窗花,而是两张菱形的大红纸,纸上用毛笔写着“鸿禧”两个大字,是父亲亲手书写。父亲说,前者是满人习俗,后者才是汉人习俗。我不知道依据何在,可跨马鞍和火盆又分明不是汉族人的习俗。炕上铺着大红大绿的新被褥,上面撒着花生、瓜子和糖果,寓意生活甜蜜,早生贵子。炕沿正上方有一根幔杆,两幅新被面搭在上面代替幔帐,红梅嫂子就端坐在炕上。
婚宴持续了大半天。下午,送亲队伍离开了村子。嫂子站在大门外,望着村北公路上的马车队伍渐渐远去,悄悄地落了几滴鳄鱼的眼泪。晚上,村里一个懂得习俗的妇女又来主持闹洞房,其中有个环节是要小叔子压炕,就是在新被褥上打个滚。他们要我滚,我死活不肯,弟弟就自告奋勇上去打了个滚。又是一阵闹闹哄哄,这场婚礼终于结束。妇女们放下幔帐,人们一齐散去,整个世界立刻安静下来。
大哥和嫂子从认识到结婚,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嫂子来到我家后,我才逐渐发现她是个性格大条的人。她正月初九嫁入我家,母亲见她干活有些毛糙,就提醒她说:“洗盘碗小心些,正月里不能打盘子摔碗,不吉利。”话刚说完,她就手一滑,将一只盘子摔成了两半,气得母亲半天都没有说出话来。
他们婚前去沈阳买衣物时,是跟孙喜良两口子结伴去的。两个姑娘各买一双棉皮鞋,但是尺码差一号。嫂子那双皮鞋穿了好久,才发现是一大一小,以为是商店出了问题。大哥立即去孙家查看,发现孙家媳妇的鞋子也是一大一小,显然是买鞋子时不小心装错了袋子。大哥因此时常嘲笑嫂子,鞋子穿了那么久,都不知道不合脚。
嫂子想家了,就用我的作文本写了一篇小文章,借以抒发思乡之情。大哥看了,认为文笔不咋的,太幼稚,就又嘲笑她一番。
晚上,嫂子在炕上与我和弟弟打闹,开心得不停地哈哈大笑。母亲就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