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六十四章两件大事(1 / 2)

加入书签

今天搬运家俱是粗笨的活,时江远也不让康瑛动手,只让她负责在旁边看着,指挥工人把家具放在合适的地方,时江远自己还帮着抬家俱了,所以康瑛比时江远轻松许多。

康瑛觉得时江远比较累,便主动挽袖下厨,她煎了个荷包蛋,煎了麦饼,炒了一个瘦肉,说给时江远做卷饼吃,又做了一锅金针菇豆腐汤。

两个人吃得有滋有味的,都是天然的食材,麦粉也是在村子里买的,康瑛边吃边道:

“说起来还忘了和村长联系了,一会打他的呼机,说说修咱的事。其实,我看现在村里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地都抛荒了,我有个想法想顺便和村长说一下。”

“什么想法?”时江远道,“地抛荒了也不奇怪,大家都去城里打工,种田那么辛苦,夏天收稻子的时候,头上太阳晒,脚下蚂蝗咬,身上稻粉痒。

春天农田插秧的时候,水冰冷刺骨,光着两腿站在田里,弯腰一天,腰都要断了,真是辛苦。

现在到城里找工作,随便到哪个流水线上做工,也有七、八十块一个月的收入,比起在村子里,人们当然愿意外出。

恐怕以后种田的人越来越少。村里只有

中老年人会继续种田的。”

“是啊,所以我想把这些地都承包下来,一年折合成多少现金,向村民租个20年,然后在这片地上,统一种植无公害的谷物,供咱们家自己食用。”

康瑛知道,现在农村种田,都使用方便快捷的化肥,高效的杀虫农药,却忘了对土地进行反哺,培植土地肥力,所以种出来的米粮越来越没有滋味,还有相应的毒性残留。

康瑛深谋远虑地想到了这一点,又看到村里抛荒的地越来越多,便产生了这种想法。

时江远虽然还没有关于健康有机食品的概念,但觉得康瑛说的也挺有道理的,如果把地包下来,自己雇人来种,想种什么就种什么,还能像康瑛说的,保证安全,也挺好的,他也欣然同意。

这个叫阳谷村的村子,如果真的这么一折腾,俨然成了他们的世外桃源一般。

康瑛吃完饭,便打呼机给村长,村长当然记得康瑛的电话,接到呼机,就赶紧回了电话。

康瑛和他说了这两件事,村长说,电话里也说不清楚,他明天回来和康瑛商量,但从语气来听,村长是颇为赞成的。

康瑛和时江远劳累了一天,洗个热水澡,

又偎依在一起看了一会儿电视,从国家新闻看到了财经新闻,这才慵懒地睡去。

第2天一早,康瑛和时江远才吃完早餐,铁门就被村长摇得“哗哗”响。

康瑛开门将村长迎进屋,村长一脸风尘仆仆的样子,是从县城骑自行车回来的。

开车到县城只要10来分钟,但是骑自行车就至少要半小时,康瑛赶紧问村长:“村长,你吃饭了没有?”

村长说:“吃了,老太婆煮的稀饭,一早吃了就赶紧过来了,昨天听了你们说的事,我可是激动得很。这可是让村子发生翻天覆地大变化大事,我都坐不住了。要不是昨天你打呼机时太晚了,我就直接跑来了。”

康瑛没想到村长这么激动,看样子是很赞成,她笑道:

“所以这件事还要村长你配合,修路的钱我们可以出,但是我就怕期间会有村民不理解,产生矛盾,因此,我们捐了修路全款的事,村长也不必向村民细说,只说你筹集到社会捐资就行。

另外,如果修路需要铲除青苗或者需要征用土地的,也请村长出面协调,免得激发和村民的矛盾。合理的赔偿是可以的,但无度索求就不好了。”

“这个

我明白,我一定先把大家的思想工作做通做透,不然就象一个破鸡窝,平时放着没啥,真的要拆它,他能够拿菜刀跟你拼命。”

村长是土生土长的,当然理解有些村民的德性。

村民大部分都是淳朴善良的,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斤斤计较的,而且还十分偏执。

见村长表明了支持的态度,让康瑛和时江远放心了不少。

另一方面,村长也挺高兴的,觉得康瑛和时江远那么低调,还不肯公开自己捐资的事情,村民只会记得这条路是他筹划修起来的,作为村长,在任期间如果能给村民修一条路,以后大家世世代代都会记得他。

作为一个农村人,也没有什么好要求的,最重要的是要留一个好名声,所以村长对促成此事十分积极。

康瑛又道:“还有啊,你看看能不能顺便和村民商量一下,我想承包村里的地,一亩地按300块一年来算,租个10年如何?我一次性把地租付清。”

康瑛的这个价格,是按她后世看到的资料计算出来的,当时一亩田大概能产出1100斤稻谷,一般收购商给的价格是122元/百斤。折算起来每亩地的收入是1342

元。

种植一亩水稻成本:谷种钱:100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