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韧如风(1 / 2)

加入书签

“广林父母都是前朝忠烈,二人为守西北边境死在了赫塔人手上。先帝收她为义女,后赐封长公主,虽不是亲生,可数遍众多皇子皇女,先帝最喜欢她。”

“她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前途,嫁一个身份尊贵的人,从此在上京城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在她二十五岁,那么美好的年岁,却请旨去了西北戍边。这一去就是十多年。”

“西北离上京城有千里远,她在那里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我都不知道,可是这两年,总有些风言风语传入我耳朵,后来我才明白,她干了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

皇帝闭上眼睛,眉宇间只有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他为兄长,为君王,却也是普普通通,会生老病死的常人一个。

到底是头里的血块作祟还是长公主的行径让他难受,皇帝已经分不清了。只是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妹妹,却让他有无尽苦楚不能言说。

“若是让世人知道此事,她定不能再在世上立足,恐要被世人唾骂一辈子的啊。”

“我诏她回宫,她不肯,我问她可知道后果有多严重,她说知道,我问她会不会后悔,她说不悔。”

“她只送来一封信,告诉我人生光阴也就短短数十年,她已磋磨许多,如今只想凭心而作,便是遭世人唾骂,便是再无立足之地,她亦不悔。”

“我被她说动了,凭心而作,好生让人羡慕啊!”

“连那样的事都敢做,我实在不敢想象天底下还有什么是她不敢的了!”

皇帝将弓递给姜淮,少女接过,细细打量着那小小的弯弓,上面有一些磨损的痕迹,该是这把弓的主人玩弄时留下的。

皇上虽未明说长公主究竟做了何事,可当年那个流言亦是姜淮知晓的,她想,这事该是真的了。

一个是皇子,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姑姑,一个是侄子,即便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可要冲破世俗的偏见,无视礼教的枷锁,摒弃世人的口舌在一处,这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姜淮失神,心潮澎湃,她好想好想见见那位长公主。

“世人偏见固然可怕,可内心的坚韧才是破灭一切的利器。”

“任凭他人说什么,做什么,你皆不要管,便做自己就行,莫让那些顽风劣草挡住了自己的路。”

“陛下!”姜淮失声。看来皇上已经听到德妃说的那些话,所以才这样安慰她。

可是……可是他不是想要自己死吗?又为何说出这般话来?

君心难测!

皇帝摆摆手:“你性子聪慧,一身灵气,我相信你能懂我说的话。先下去吧,我今儿个累了。”

姜淮在旁啼哭,不敢出声,眼泪哗哗哗地流,不一会儿就模糊了视野,她用袖子使劲擦过眼睛,扶着皇帝躺下。

再出庆元宫时,女人的眼泪已经收了回去,冬月已过,春日的夜空仿佛被洗过一般干净,月亮旁边伴着一颗明星,虽离她有千万里远,可那明亮的光辉却能洒进人的心里。

待漫步至政事堂,瞧见裴珩正听户部上报此月战事所花银两,所费人力,又听得春耕已过,可因北边战事所扰,民夫征伐所多,今年农忙之人不足,待秋收之后赋税恐要减半……

如此种种,听得裴珩简直头大。

两个兄弟在前方作战,奋勇杀敌,不畏生死,他在后方安稳于宝座,吃穿不愁,自当感激。

但凡能为两个兄弟做点什么,能让他们在沙场之上少些险境他亦甘愿。

可是,这明君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这权力也不是所有人能够把控的。

他在朝中无根基,臣子们轻视于他也正常,可裴珩也知道自己无甚能力,如今坐在此位,任人鱼肉的是他。

见姜淮进来,裴珩两眼泛光,原本还是垂头丧气之样,一下子胸背挺得比谁都直。

站于门口的女人收到了他祈求的眼神,嘴角轻轻一弯。再看桌子上堆成山的奏折,还有户部尚书口中那些庞大的数字,姜淮突然觉得,比起待在庆元宫服侍皇上,或许政事堂才是她现在最该待的地方。

她拿起茶壶,从裴珩开始,顺着给政事堂诸位大臣倒了茶水,最后才慢慢站到裴珩旁边,虽不发一语,可却叫裴珩心安许多。

李奉年将北地战事所有情况全部上报,不过是想告诉裴珩国库没钱了,民间也没人了,战争要再打下去,国家也要拖垮了。

裴珩翻着那本子,心内焦急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姜淮看不下去,此人尸位素餐,平日食君之禄,一出点事却靠不住,她却还是笑道:“战还没有打赢,自然不可能停下,可银两总要有的,依尚书之见,我们该如何是好?”

李奉年看看姜淮,再看看裴珩,晓得这是个不好应付的,要是继续在她面前哭穷,恐要被找麻烦,当即他便收了声,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诸位大人呢?可有什么好主意?”

旁边坐着的太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